
东北网5月18日讯 16日,记者报道一篇关于车险违规销案造成修理厂损失、给车主带来麻烦的文章,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不少市民给记者打电话,讲述自己处理车险事宜时,遇到的种种不合理现象。有市民在电话中说,他们也正在被奥通盛业修理厂催讨修理费。
一车主说:“我的车出事故后,既然出险了,修车的钱就应该由保险公司承担。如果出险修车后,保险公司不向修理厂结账,修理厂还来找我要钱,那我还为什么要投保车险?”
在来电中,很多市民希望记者能继续揭露车险行业内种种“坑人”的内幕。
修理厂拉关系求合作
面对市民的种种疑惑,记者来到了奥通盛业修理厂,向负责人了解向车主讨要修理费的原因。
该修理厂负责人说:“其实我们也很无辜,给车主修完车都好多年了,可是迟迟收不到修车钱,我们每次去找保险公司,他们都有这样那样的理由拒绝我们,不给钱。保险公司的人说,必须由车主找他们才好使,没有办法,我们只能找车主要钱。”
记者了解到,像奥通盛业修理厂一样,很多汽车修理厂都想方设法与车险公司建立合作关系,这其中,有着怎样的行业内幕呢?
奥通盛业修理厂负责人说,与保险公司合作的修理厂,很多都是先慢慢和保险公司的理赔员接触,处成朋友,没事的时候和他们在一起吃吃喝喝。
接触了一段时间以后,修理厂和理赔员之间的关系越处越好,理赔员就会经常往修理厂派活。车修好以后,保险公司便将修理费打到修理厂。
理赔员为回扣刁难车主
据修理厂的人介绍,任何修理厂只要与保险公司建立起合作关系,都不是白合作的,理赔员往修理厂派活,要拿至少10%的回扣。
除此之外,逢年过节的时候,修理厂还得派人,挨家挨户去保险公司或理赔员家里送礼,为的就是搞好关系,能多拿到一些好活。
“当时出现场的理赔员特别‘牛’,因为他们去现场的时候,会告诉车主去哪家修车,车主要是按照理赔员的意思办,车上可换可不换的零件,理赔员可以全给你换了。车主要是不到他们说的修理厂修车,该给你换的零件他们都不给你换,因为车主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便故意刁难。”一位修理厂负责人说。
修理厂是理赔员“金库”
奥通盛业负责人说,保险公司对于任何一家修理厂而言,都是“财神”,为了能拿到活,吃吃喝喝还不算什么,一些理赔员,吃饭、洗澡没钱买单,都会打电话叫修理厂的人来结账。甚至有理赔员拿修理厂当“金库”用,时不时的就来修理厂借钱。修理厂怕把合作关系搞僵,也不敢得罪他们,只好给他们拿钱。
如果理赔员没有现金还钱,也有办法,那便是拿“活”来平账,介绍事故车到修理厂修车。
保险吃肉修理厂喝汤
奥通盛业负责人说:“本以为和保险公司合作能多赚点钱,可车险就像一块‘肘子’,被层层扒皮,最终剩给修理厂的,却是骨头和汤。而这种层层扒皮的把戏,坑的其实是车主,因为我们赚不到钱,就不会使用原厂配件修车,只能使用副厂件,当车主问起来,我们也只能告诉他,使用的是原厂配件。”
“现在,我们连剩下的汤和骨头都捞不到了,我们修好的却被保险公司以注销或零结案处理的钱,一共10多万元。”该负责人说。
保险内部也得“扎一刀”
记者了解到,理赔员除了与修理厂之间通过种种猫腻捞钱之外,还必须和内勤的核价员处理好关系,才能使钱捞得更顺。
当理赔员出险后,会带车主到修理厂修车,理赔员有核价权,要是在理赔员指定的修理厂修车,他们会定高车损,但这个高杠不是理赔员自己说了算的,而需要把定好的价格报给公司的核价员,核价员再上下浮动。
比如,一个理赔员上报的修车价格是5万元,核价员将价格浮动到7万元,理赔员便会从上浮的钱里,抽给核价员一份。
配件“以旧换新”
奥通盛业负责人称,自己没和理赔员合作玩骗保,但自己知道一些骗保内幕。理赔员可以弄来一辆车,把原车件拆下来,换上旧件或副厂件,然后造一个车肇事的现场,再打保险公司电话,然后由自己去出险。把车弄到修理厂后,换上之前卸下来的原车件,这样就把原车件和副厂件的差价揣进了兜里。
现在车险出险程序虽然严格,理赔员出现场的时候必须与省保险公司视频连接,但也一样可以骗保,就是事先把现场做好,让省里的保险公司看看。
改革即将到来
记者获悉,为深入推进改革相关工作,根据保监产险(2015)47号文件,各财产保险公司应于2015年6月1日前,停止使用黑龙江、山东、广西、重庆、陕西、青岛等六个保监局所辖地区现行商业车险条款、费率,并按照《意见》和《通知》规定,及时拟定、报批新商业车险条款和费率。
有业内人士表示,这项改革给广大车主带来了福音,从对条款的重新拟定这一条考虑,车主能够更好地维权,保险公司将更加人性化、市场化。一些实力不强、效率不高、质量不好的保险公司,在市场中将被渐渐淡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