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5月18日讯 6岁本是可以享受父母百般呵护、尽情玩耍的年龄,然而双城男孩梅均赫从2岁开始就多次遭受病痛的折磨。在常人都难以忍受的骨髓穿刺的疼痛面前,这个淘气的小男孩不但没有被击败,反而萌生出想当一名儿科医生的梦想。近日,记者走进儿童医院门诊五楼的血液中心病房区,见到了可爱淘气的小均赫。
2岁患骨囊肿有了妈妈的髂骨他成功做了植骨
走进502病房,小均赫正央求妈妈带他出去玩,看着窗外蒙蒙的细雨,母亲聂明静告诉小均赫必须在病房里待着。
小均赫的父母都是双城水泉乡富有村的农民,4年前,只有2岁的小均赫被查出患上了骨囊肿,聂明静丝毫没有犹豫,手术割下自己的部分髂骨为儿子做了植骨手术,将自己的髂骨接在了小均赫右腿小腿内侧,这条手术的疤痕至今依然清晰可见。那时的小均赫住院治疗了一个半月,每天看着医生和护士为自己和其他生病的小朋友打针治病,在这个懵懵懂懂的年纪,小均赫就对这些穿着白大褂的叔叔阿姨们产生了敬仰之情。
6岁患白血病做骨穿时他疼得直喊“妈妈救命”
聂明静告诉记者,今年1月,小均赫总是嚷着腿疼,两条小腿和膝盖疼痛难忍,没过几天,甚至疼得不能走路,还发起了低烧。原以为是骨囊肿复发,夫妻俩立即带着小均赫到医院检查,却发现骨囊肿恢复良好。他们连忙赶到哈市儿童医院检查孩子到底患了什么病,“医生说检查结果是白血病,当时一家人觉得天都塌下来了”。
聂明静至今记得那是1月15日,为了确定患病类型,被确诊患上白血病的小均赫必须接受骨髓穿刺。聂明静和丈夫在病房外等待,随着小均赫一声嚎啕大哭,聂明静落下了眼泪,小均赫拼命哭喊着“妈妈救我”。由于血小板减少,用了整整十分钟才成功采集到小均赫的骨髓液,此时小均赫哭得两只眼睛布满了红血丝,流着眼泪哽咽着。聂明静说:“当时真希望在里面做穿刺的是我,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受得了那种疼。”最终,小均赫被确诊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1月19日,小均赫开始第一次化疗。
做了3次化疗7次骨穿在他心里“世上最疼的病就是做骨穿了”
大年三十,病情尚不稳定的小均赫只能留在医院过年。聂明静和丈夫专门为小均赫准备了饺子,爸爸背着小均赫,隔着玻璃看着灯火通明的街道和家家户户挂的红灯笼,小均赫坐在爸爸的肩上,看着远处的烟花,就好像这烟花是为小均赫放的,这些红灯笼也是为他点亮的。聂明静告诉记者,过完年丈夫就回去打工赚医药费了,现在孩子的姥姥也过来帮忙照顾着。
近日,小均赫开始接受第3次化疗,从确诊到现在他已经做了7次骨穿。聂明静告诉记者,“小均赫平时特怕疼,更别说做穿刺了,每次做骨穿听见孩子都疼得直哭直喊,我心里真不是滋味。”天真可爱的小均赫告诉记者:“姐姐,我知道世界上最疼的病就是做骨穿了,治好了就不疼了。”
梦想发芽爱给玩偶看病
“我想当儿科医生,让小孩的病好起来”
从记者进入病房,小均赫就一直摆弄着他从护士阿姨那里要来的输液胶布。
“每次打针他都向护士要胶布,现在护士都知道了,只要给了他胶布,他就能安安静静地打针。他特别喜欢看护士们配药,有时害羞,就远远地偷偷地看上一眼。”聂明静说。小均赫熟练地把输液胶布从自己的袖子上拿下来,粘在了玩具娃娃的手臂上,还有模有样地问“疼不疼”。小均赫经常让娃娃扮演患者,而他则扮演医生,在小均赫眼里,医生和护士是一样的,都给人看病打针。小均赫说,“他们都穿白衣服,白裤子,还有白帽子,年轻的是阿姨,年纪大的是奶奶。我最喜欢张奶奶了,以后要像她一样给小朋友们治好最疼的病。”
小均赫主动要给记者背诵他在口才班学习的《孙悟空》,边背边用玩偶扮演着口中的“老妖婆”,他还让妈妈用手机录了下来,这时的小均赫俨然成了一个小演员。
在小均赫眼里,医生特别厉害,能给小朋友打针看病,“两次住院医生都对我很好,我也想当个儿科医生,让生病的小孩病好回家。”小均赫笑着,拿出输液胶布,轻轻粘在妈妈手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