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春播走基层”之八五九农场:好米源来自北大荒
2015-05-19 14:05:39 来源:东北网  作者:侯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19日讯(记者 侯巍)“没想到这里这么冷吧!这里得比哈尔滨气温低10度左右。今天气温也就7、8度。”5月15日,在农垦建三建管局八五九农场第一管理区,北大荒股份八五九分公司副经理韩东来指着一望无际的水稻田向记者们介绍,这里才是真正的寒地水稻!

八五九农场智能化催芽基地内苗青苗壮。东北网记者 侯巍 摄

  细雨中,记者来到八五九农场,低温,多雨给插秧带来困难。种植户景喜春正开着插秧机插秧,嫩绿的稻田在水田中整整齐齐排成行。

  “正常间距是30*30的,这些苗是20*40,主要是透光好。”韩东来向记者介绍说,现在是丰产期,加上苗到了适龄阶段,种植户都着急插秧,但插秧最好的温度在12.5度左右。

  八五九农场现有126.64万亩耕地,2015年水稻达种植91.50万亩,目前,水稻插秧过半,预计25日前全部完成。

八五九土地平整,风景秀丽。东北网记者 侯巍 摄

  景喜春曾是八五九农场的帮扶户,通过农场的好政策,他从被帮扶对象一跃成为现在的种田大户。今年,他种了436亩稻田,连日来的低温阴雨天气,他正抢抓农时将秧插在丰产期。说起帮扶政策,八五九农场工会副主席滕艳艳说,农场把展板做到地头上,就是让百姓看得见,党员干实事,让百姓来监督。通过几年帮扶,该农场扶持农户达664户,家庭年人均收入达到1.9万元。

  近年来,八五九农场不断探索帮扶机制,为低收入户搭建致富平台,将重点放在“保和扶”上,主要通过党员深入基层,实现重心下移,带动百姓致富,扎实为百姓服务。

水田插秧。东北网记者 侯巍 摄

  在八五九第三管理区玉米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黑土地正散发着泥土的芬芳。“这一万多亩土地平整,最适合大机械耕种,土地肥沃,是丰收地块。在农场这块地又叫扶低地号,是科技示范带,不仅给种植户示范,更主要是扶低田。”滕艳艳说。

  背景:八五九农场是黑龙江省农场总局系统国营农场,隶属建三江农场管理局。处在饶河、抚远、同江三大边境开放口岸的交汇点,境内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特别是所辖的百年名镇东安,文化底蕴浓厚,历史上有东北亚水上“丝绸之路”的美誉。

 

责任编辑:吕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