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晚报5月24日讯 微信公众号花样翻新的各类营销活动,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靠各类抽奖活动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大多数人可能觉得无甚新意,倍受其扰。但也有人很享受,手握手机,生活用品基本可以在各类抽奖活动中搞定。那些晒自拍、玩转发的“微信达人”们太“低级”了,小记带你们看看真正的“微信达人”是怎样玩转微信的……
一般人玩微信,最多也就是晒晒幸福、转个心灵鸡汤啥的。而58岁的张师傅玩微信,却“玩”回了满满一屋子的奖品。这些奖品大到ipad、小金条、千元手机话费,小到洗衣液、蜂蜜、大米、卫生纸、雨伞、枕头……数不胜数。两年下来,精通微信的张师傅摇身变成了一个“职业领奖人”,还结交了一大群有着相同爱好的朋友,体会着参与的快乐,也收获着得奖的实惠。
兜子里全是手机 18个微信号轮番上阵
约张师傅采访有点儿难,因为他实在是太忙了,每天领奖的计划排得满满的,必须提前看时间表,才能确定哪一个时段有那么一丁点的时间。
两年前,张师傅一次偶然在微信里看到一个饮料商家搞活动,他随便一刮,竟然中了一瓶绿茶。第二天,他和老伴坐公交车美滋滋地去领了奖。打那以后,张师傅就经常关注商家在微信里推出的各种促销活动,只要有奖拿,他就参与。也别说,张师傅的手气还真不错,隔三差五就能中个奖。就是这些源源不断的小奖,激励着张师傅在领奖的路上越走越“职业化”。
张师傅每天随身背的小布兜里,装的是满满一兜子的手机。手机都不太贵重,也不是什么名牌,因为对他来说,只要满足“能上微信”就够了。这是张师傅为了增加中奖机会想出的一招儿,他配了6部智能手机,搜集了18个微信号,用一张小卡片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这些号码和微信昵称,每次刮奖18个微信号总会中上几个奖。
不是在领奖 就是在去领奖的路上
随着抽奖经验愈加丰富,张师傅也总结出了不少规律:房地产商家需要人气捧场,一年四季搞活动发奖品;饭店刚开业时最爱搞促销,这时抽奖获得“白吃”机会最多;商场超市各大节日和店庆时搞活动给的奖品最“肥”,抓住机会能得大奖……就是利用这些“窍门”,他将许多商家送出的奖品“揽入囊中”。
在张师傅的微信里,关注了500多个公众号,全部都是经常搞活动的商家,每天参与抽奖上百次,“天天都有奖品领”。除了白天随时参与活动外,每天晚上,张师傅都会集中刮奖,再根据奖品领取地点,安排好时间和乘车路线,第二天一早出发,一连走上四个或五个地方,捧回大包小包的各种奖品。这两年光领奖,张师傅和老伴几乎跑遍了哈尔滨所有的地方,公交线路坐了个遍。奖领得多了,张师傅开始“挑剔”了,并开始计算“时间成本”有选择地领奖。扣除公交车票钱后,那些价格便宜又要浪费时间排长队的小奖,他统统不领了,只在有限的时间里去领取那些“值得”的奖品。
结交“领奖朋友圈”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两年下来,张师傅靠玩微信领的奖品已经把他家50平方米的房子堆得满满的,只留下一个走路的狭窄过道:阳台上的大米快顶到天棚了,豆油够吃几年的,雨伞几十把,热水壶7个,蜂蜜、洗衣液、白酒、啤酒、红肠、蚕丝被、碗、蓝牙耳机、羽毛球拍、酸奶机、暖气……奖品上百个品种,这还不算他领到的各类演出门票、公园门票、免费洗浴票、免费餐券、手机话费、流量等等。张师傅中的最大的奖,是某楼盘搞促销时抽到的一部迷你ipad,在电器商场抽到的一个小金条,在购物中心刮到的1000元话费。小奖,则无法计算了,因为实在算不过来。
中奖上瘾,想停都停不下来。张师傅说,在每天不停地排队领奖过程中,他结识了很多像他一样的“职业领奖人”,光朋友圈里就有300名“领奖好友”。大家信息共享,有什么活动消息立刻传出,这样积攒的抽奖活动就越来越多。
每天,好友们会在微信里喊话,一起搭伴儿去领奖。张师傅说,他已经迷上了这样的生活,既锻炼了身体,结交了朋友,还得到了实惠。这日子,太充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