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5月27日讯 记者一行在宁安市各乡镇沿江走访发现,果蔬大棚附近垃圾很多,部分垃圾已经污染牡丹江。
近年来,宁安市大力发展果蔬大棚经济,目前全市棚室数量达到2.5万栋,发展到兰岗镇、石岩镇、宁安镇、东京城镇、马河乡和渤海镇6个专业镇,专业村发展到35个,百栋以上棚室小区40个。
宁安市产出的果蔬,除少量供应宁安市本地及牡丹江市外,还通过合作社途径销往吉林、北京、上海、广州等南方城市。
行程中,记者来到位于宁安市南侧的兴盛村、夹信子屯、临江村、临江村二队等村屯。站在通往夹信子屯的桥上往东西两边看,岸边一座座温室大棚有序相连,如大海中条条波涛,绵延不断。但与连绵大棚相伴的是,江两岸两条长长的垃圾带。
夹信子屯是牡丹江上一个小岛形成的村落。走进夹信子屯,沿江岸向东行,看到堤岸垃圾既有生活垃圾,也有建筑垃圾、生产垃圾。垃圾较多地段,几百米长江岸完全被垃圾掩盖,很难看到本色。记者下行到江堤下,看到江水浑浊,流动缓慢,不时有塑料袋、农药瓶从眼前漂过。
记者从屯北来到南侧,同样看到垃圾遍布江岸,感觉整个小屯被垃圾包围。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夹信子屯约130多户居民,全屯以种植大棚为主,也有养羊户。村内没有垃圾处理设施,村民一直都将生产生活垃圾倒在江边,多年来一直如此。
记者随后又踏查了宁安市兴盛村、临江村,所看到的情况与夹信子屯情况相似,两村都位于牡丹江边,倾倒的垃圾遍布江堤沿岸。在临江村二组,看到村民直接将垃圾推入江边一个沙坑中,而此沙坑与牡丹江干流相通,部分垃圾顺水向下游漂流。
在宁安镇明星朝鲜族镇西侧有一条河,当地人称之为“蛤蟆河”,此河在宁安镇附近汇入牡丹江。记者沿蛤蟆河堤坝行走,看到蛤蟆河河道内有两堆药盒,药盒多数都没有开封,还是整包的。这些药品分别为“华佗风痛宝胶囊”、“水杨酸复合洗剂”、“头孢氨苄颗粒”等,且均已过期。
在河道范围内,有一块通知牌,明确禁止围垦河道。但记者发现,在通知牌后有大片已经开垦的田地。在蛤蟆河西岸边,还有很多垃圾堆,以建筑残土居多。
实际上,不仅宁安市周边如此,在上游的多个村屯,都存在垃圾处理不力的问题。许多村屯就将垃圾堆在村边的沟渠中,到了雨季一涨水,许多垃圾便可以顺流而下。这也是许多村民选择在沟渠边倾倒垃圾的原因,但是,这些沟渠中有相当一部分最终会流入牡丹江中。
此外,在牡丹江市西水源地的公路边,也有乱倒垃圾的现象。记者走近细看发现,此处堤岸比较陡峭,斜坡下面还有更多的垃圾覆盖,垃圾主要有矿泉水瓶及塑料袋,还有一些残土。垃圾倾倒处,有两道较宽的车辙。垃圾东侧,还有一块牡丹江市河道管理处树立的“通告”牌,上面写有“严禁向河道范围内倾倒碴土”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