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晚报5月28日讯 去年9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配备使用管理工作的意见》,调整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只能配备使用基本药物的办法,允许配备使用一定数量或比例的非基本药品,落实药品零差率销售。记者近日走访哈市多家社区卫生中心发现,“不加价”的非基本药物已悄然“进驻”社区卫生医院,低廉的药价让部分社区居民看病更加便宜。
A “脑蛋白”进社区开药不用再跑大医院
“咱社区医院也有大医院的‘脑蛋白’了,药价便宜,这回再犯病不用远跑了!”这几天,道里建国社区的林阿姨一直在告诉老邻居们这个好消息。林阿姨所说的,是一种用于治疗脑血管病的“非基药”,价格比大医院要便宜。
“基本药物价格虽然便宜,但品种太少了,社区没法跟大医院衔接。”道里区建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主任王鑫告诉记者,按照社区居民需求,上个月该中心采购了注射用炎琥宁、脑蛋白水解物粉剂、奥托格雷钠、复方甘草酸苷粉剂四种“非基药”,完全参照基本药物零差率。“国家不允许社区医院加价销售,我们就按采购价卖,就是赚个人气。”
B非基药品不加价居民社区看病更实惠
社区“非基药”零差率销售的价格优势究竟有多大呢?记者以建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购的2种药品与某大医院的药价进行对比——社区医院销售的30毫克脑蛋白水解物粉剂价格为25.67元,大医院60毫克“脑蛋白水剂”价格为56.7元;社区医院卖40毫克的复方甘草酸苷粉剂价格为18.6元,大医院20毫克的价格为15.1元。
哈医大二院派驻和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联体的医疗业务主任祁勇告诉记者,按照我国规定,医院可在药品价格的基础上增加15%。社区医院销售“非基药”取消加成,获得了居民认可。以和兴社区为例,购进“非基药”注射用炎琥宁仅1个月,炎琥宁的销售额就达到当月药品销售总额的20%。“居民们真希望社区有更多不加价的好药!”
C “非基药”不超三成进啥药看居民需求
据了解,今年2月市卫计委转发了省卫计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配备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为满足患者用药需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在确保基本药物使用比例的前提下,从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公布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中标结果中,选择配备使用一定比例的省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新农合用药目录内药品。
《通知》明确要求,“非基药”的销售金额不得超过本单位年销售药品总额的30%,所有药品均实行零差率销售。具体品种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诊疗范围等进行选择,主要满足急救、妇科、儿科和相关特色科室用药,并注意与辖区内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用药的衔接,鼓励多用常用低价药品。社区医院可根据居民需求选择是否采购“非基药”。
-链接
药品零差率:是指选择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对常见病、多发病使用的基本药品,实行按进价销售,不再加价产生利润,让利给居民,利润部分由政府补贴。
基本药物:是指能够满足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保证供应、基层能够配备、国民能够公平获得的药品,主要特征是安全、必需、有效、价廉。2009年8月,我国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正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