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全国第一个实现二百万亩人工林的地方。
这里是国家林业局确定的东北、内蒙古国有重点林区唯一开展森林主要类型可持续经营试点的基层林业局。
这里是全国首次在人工林内发现野生东北虎踪迹的林区。
……
东北网6月2日讯(王天驰 徐贵峰 张旭光 记者孙晓锐)黑龙江森工系统的林口林业局,作为最早面临资源危机的单位,因为坚守着“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信念,1971年起他们以每年一万多人上山造林的规模,快速营造人工林,开始一步步恢复大山植被。1983年,率先在全国林业战线实现了100万亩人工林的营造,被国家授予“造林先锋”的称号;2000年,他们又实现了营造人工林“双百万亩”,创造了人工造林的“壮举”,也因此成为家喻户晓的林业单位。
人工造林面积200万亩,一方面已经使林口林业局林地活立木达到了饱和状态,意味着他们已经再无可造林的地块了;另一方面,一个世界性的科研难题,也摆在了他们的面前,因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林口林业局栽植的人工林每公顷株数密度都在3300—4400株之间,长成的人工林就像庄稼地里的玉米,一株挨着一株,密不透风,如果不进行间苗作业,就会形成林子密度过大,只长高不长粗,极易风倒风折,而且由于林分生长条件差,树种单一,光照通风不良等原因,导致人工林病虫害时常发生,严重影响了人工林的正常生长。要保证人工林持续健康生长,间伐、调整种植结构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工作人员野外作业。
国家“天保工程”的实施,给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性机遇。该局大胆提出了“探索现代林业发展方向,全面培育森林资源,实施优质高效工程和森林抚育实验项目,提高森林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和建立相对稳定生态体系”的崭新理念。借鉴了德国人工林接近自然林理论和新林业理论,在全国率先实施了“200万亩森林结构优化示范工程”,并先后进行了落叶松人工纯林接近天然林改培等四项工程建设,朝着实现“林子长起来,企业兴起来,职工富起来”的目标大胆迈进。从那时起,让森林经营由量向质转变,努力调整林分组成、优化林分结构、形成复层异龄混交的森林经营战略在林口大地轰轰烈烈地展开。
十余年间,该局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不放松,聘请专家,外出考察,与林业科研院所合作,先后开展了《利用杈干原理促进红松结实技术的初步应用》、《人工红松林杈干形成与控制研究》等科技实验课题100余个,向国家科技部、国家林业局、黑龙江省科技厅等上级部门申请,获得批准有关森林资源经营及结构优化调整等方面的研究及推广项目20余项。
林口局经营试点工作照。
到2012年末,国家林业局将林口林业局列为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单位,成为东北、内蒙古四大重点国有林区87个林业局中的唯一。
2013年项目试点正式启动,他们通过各种科学技术的使用和抚育间伐措施,积极地把急需抚育的面积大、规模广,占全局林地比例大、分布广的林分解放出来。他们通过区别红松人工林、落叶松人工林、云杉人工林、天然次生阔叶林四种森林类型,依据其林分生长阶段、密度、经营目标不同,探索出不同的经营策略,记载下抚育工作量和经营成本,对照评价经营效果,为修订和完善森林抚育经营的相关技术标准和指标,科学编制采伐限额,完善天保工程、森林抚育项目相关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为确保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工作取得实效,该局成立了专职领导组织机构和专项办公室,并制定出台了《试点(伐区)调查设计验收管理办法》、《试点生产作业管理办法》、《试点作业质量检查验收管理办法》。对局森调队进行了经营机制改革,上调成本;聘请省森工总局资源局专家进行理论授课与现地森调操作相结合的业务培训;按照试点项目监测需要,合理确定不同类型的监测样地,加强调查设计验收管理,实行局内四级检查及上级部门验收制,有效促进了全局伐区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到今年,林口林业局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项目工作批复作业面积6019.13公顷,实际完成6019.13公顷,作业小班共计1077个,累计完成面积占实施方案规划总量的45.2%。
功夫不负有心人,团队的点滴努力不仅收获了各级单位、领导的肯定,还得到了“森林之王”等森林“原住民”的认可,2014年9月20日,消失多年的野生东北虎现身林口施业区“人工林”内,这是黑龙江省首次在“人工林”内发现野生东北虎踪迹。对于这个现象,国内著名野生东北虎专家孙海义认为,这样的发现不仅表明人工林内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恢复,已经可以适应野生动物栖息,并且能够作为野生动物的生态廊道,给野生动物提供隐蔽的迁徙条件。
探索人工林林分结构优化、保障生物物种多样性、减少森林病虫害、增加森林覆被率、保障生态安全,让“青山常在,永续利用”,林口林业局正在脚踏实地努力实践着……
国家林业局资源司领导到试点视察调研。
林口林业局局长郑恩生表示,该局力争用三年时间,将林口局打造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宜居的新型林区。不仅要重点做好森林资源的培育管护工作,还要全力落实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项目,随着试点项目建设后期,林木生长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公顷林木生长量、蓄积增长量同比以往会有明显提高,生物多样性环境将会得到极大改善,更多的野生生物种群如棕熊、狼等大型动物,将不再是林区“过客”,或将成为人工林里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