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三年来搭伴听健康讲座 俩老太花光10多万买保健品
2015-06-02 17:05:23 来源:生活报  作者:刘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6月2日讯 “上个月是2000多元一盒的鹿心血和石斛花精片,大上个月是海豹油、阿胶,还有鹿茸、蜂王浆、各种维生素、蛋白粉……只要你说得出的保健品,我妈都买。”市民贾女士一脸无奈地对记者说,“她和我二姨就像中邪了一样,最近这三年俩老太太光买保健品就花了十几万,养老钱几乎都花进去了,现在已经发展到借钱也要买的程度了……”

  忽悠老太能治脑出血女儿一看竟是活血药

  1日,记者在贾女士家看到了他母亲李阿姨刚刚购买的两种保健品。

  “这是新买的鹿心血,2000多块一盒,里面28支,就能吃一个月。这是铁皮石斛花,也不便宜,她和我二姨这一次就花了小一万。”贾女士气愤地说,“钱没少花,买到的竟然是没有生产日期、没有质量合格证、没有生产厂家的三无产品。不仅如此,外包装的还有刺鼻的味道,在阳台上放了好几天还没散净,你说正规厂家的东西,哪有这样的?我说卖药的是骗子,可我妈死活不信。”

  “我妈有高血压、心脏也不太好,还得过两次脑出血,这次买的石斛花,工作人员说是可以治脑出血,吃上这个药,连降压药都不用吃了。我上网一查,这石斛花是活血的,这要是吃下去还得了?我怕我妈吃坏了,把药给扔了,没想到她自己又给捡回来了……”

  听养生课跑遍哈尔滨上课时还屏蔽手机信号

  “俩老太太天天搭伴去听各种讲座,每个月至少要买回两种以上的保健品。”贾女士很是无奈,“你不服还不行,海豹油、鹿心血、松花粉……这三年俩老人至少花了十几万,最近都开始跟亲戚借钱买了。”

  贾女士表示,母亲和二姨购买保健品有固定的地点,就在哈特附近,而听养生课却要跑遍哈尔滨。“说是养生课,其实就是给老年人洗脑,卖药。她们

  上课的地方手机信号都是屏蔽的,去年我生孩子当天,我妈竟然也跑去听课,怎么也联系不上……”贾女士越说越气,“今年3月份,说是购药满额送香港游,我妈又去了,花了多少钱到现在都没敢告诉我,到了香港被强制购物才知道上了当。五六千买回一个根本不值钱的玉镯子和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也差不多花了一万块。”

  对话老太

  “他们对我比儿女还好,怎么可能骗我?”

  针对贾女士所说的情况,记者采访了她的母亲,年逾六旬的李女士,听听她对买保健药这件事的看法。

  记者:您觉得吃保健品有用吗?

  李女士:有用啊,给我们讲课的都是医学博士,出过书,还上过电视讲养生课呢!

  记者:这些药价格这么高,您不怀疑吗?

  李女士:鹿心血、海豹油啥的本身就贵,所以保健药价格不便宜,但对身体肯定更有好处。

  记者:可花了这么多钱还是很心疼吧?

  李女士:不是有句话吗?健康是无价的,没有健康,有啥都白搭!

  记者:您买了这么多保健品,不觉得是被骗了吗?

  李女士:不可能,公司的人都特别善良,每次去都是端茶倒水一顿忙活。去年天冷,我没戴围巾,那孩子就把自己的围巾给我戴了。他们对我比儿女还好,怎么可能骗我呢?

  记者:说说您去香港旅游的情况吧。

  李女士:当时挺吓人,本来我啥也不想买,玉镯子又不能治病,可他们说不买就没有车票回家,得睡大街。有个老头说了几句,就被拉下车一顿打,吓得我没办法,只好买了。

  记者:这不还是变相坑了您吗?李女士:可这些都是旅行社的问题,跟公司没关系啊!

  专家:有钱有闲缺照顾

  “老年人有钱、有闲、讲养生、缺人陪,判断力下降,因此容易成为各种保健品‘专攻’的目标。”哈工大社会学教授唐魁玉分析,“老年人退休后,健康成了他们生活的重心,而保健食品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另外,现代人工作较为繁忙,老年人通常会觉得太寂寞,无处可去,无人聊天,健康讲座还能领些小礼品就成了让老人们上钩最好的‘饵’。”

  “近年来哈市老年人购买保健品被骗的消费投诉呈增加趋势。其中,夸大宣传、健康讲座、免费活动、权威证明是最常用的四大欺骗手段。”哈市消协投诉部部长程小慧表示,“最重要的就是记住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治病。但凡声称能治病的,要么是夸大宣传,要么就是假药。”程小慧提醒,“保健食品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服,并到正规商店购买,市民应留好证据以便维权。”

责任编辑:张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