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现场
搜 索
哈尔滨兆麟公园鸳鸯宝宝这两天陆续破壳跳水(图)
2015-06-08 07:22:40 来源:新晚报  作者:张立馨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新晚报6月8日讯 6日一早,兆麟公园1号巢的鸳鸯妈妈出来觅食仅用了14分钟,这十分反常。而去年出现类此情况的第二天,鸳鸯妈妈就带着10来只宝宝跳巢了。

  昨早不到6时,兆麟公园鸳鸯岛附近就聚集了10多位拿着“长枪短炮”守候鸳鸯宝宝跳巢的摄影爱好者。距离旋转木马附近的1号人工巢100米远,“鸳鸯粉儿”刘文良远远地蹲在地上,目不转睛地盯着1号巢。他告诉记者,1号巢的鸳鸯宝宝跳巢在即,最晚不会超过9日,而6月20日之前,兆麟公园共会有五窝鸳鸯宝宝跳巢,这是史上最多的一次。

  何为鸳鸯跳巢?

  鸳鸯跳巢,是小鸳鸯的一种本能,小鸳鸯出壳后第二天便会在妈妈的带领下从十几米高的巢里跳下,下水游泳和觅食。在城市中心区的公园里,能看到野生鸳鸯跳巢在国内并不多见。5日早上,刘文良在晨练时看到,1号巢的鸳鸯妈妈从巢内出来,在公园内的投食点简单吃口饭就回窝了,离巢时间仅用了14分钟。

  这个举动很反常,平时,1号巢的鸳鸯妈妈每天早上都不在兆麟公园觅食,她都会飞到江北打野食吃,来回的时间都在几十分钟以上。而去年出现这种情况的第二天,就出现了鸳鸯宝宝跳巢现场。

  今年夏天,兆麟公园的鸳鸯会多于往年。现在公园内20多个天然巢穴、人工巢穴内,一共有五窝鸳鸯妈妈、宝宝们筑巢,其中今年安装的人工巢穴里就吸引了3窝鸳鸯,筑巢鸳鸯的数量明显多于往年。

  刘文良说,他当“鸳鸯粉”快10年了,一般公鸳鸯都要到江北吃野食,从不在兆麟公园里吃投食点的食物,而这次是他首次见到公鸳鸯在公园里抢食。

  兆麟公园管理方和“鸳鸯粉”们提醒市民,虽然鸳鸯大多不怕人,但市民的过度关爱,会让它们受惊产生应激反应。市民们不论是拍摄还是观赏,都要保持在50米以外的距离,不要打扰鸳鸯的正常生活。目前,为保护孵化期的鸳鸯免受惊吓,兆麟公园已在鸳鸯岛周围拉上警戒线。

责任编辑:张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