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6月23日讯 据哈市气象部门统计23日起,连续三天最高温都在32℃,夜间最低21℃上下,防暑防晒两手都要抓。虽然25日白天可能有雷雨,但并不能缓解暑气,大家要注意。
昨日夏至。“夏至三庚数头伏”,专家提示说,今年的三伏天共计40天,比去年多10天。
夏至不仅是北半球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还决定着当年伏天的长度。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介绍说,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总称为“三伏”。
“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史志成进一步介绍说,“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这是因为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时为10天,有时为20天。
具体到今年的“三伏天”来说,7月13日交“初伏”,7月23日交“中伏”,8月12日交“末伏”,8月22日“出伏”,共计40天。
送你夏日防中暑6招!(居家旅行必备)
一是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如果开空调,温度设定在26℃—27℃左右为宜;如果办公室用的中央空调,而温度设定又很低,最好喝些温水提高体温。对于长时间待在空调房的上班族,则应该时常站起来动一动,不要频繁地进出空调房与非空调房之间。
二是如果家里没有空调或降温电器,则可在室内放一盆水,避免脱水;同时还不忘天天换水,避免滋生细菌。
三是在吃冰冷食物时,最好先在口中含一会儿,既能帮助降温,也能让消化系统免受突然冲击。
四是防暑也要除湿,夏季出汗后,要清洗体表汗液。
五是要注意营养。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反而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多的食物。
六是注意防晒。夏季出门最好打起遮阳伞,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好防晒霜。
先别急着走!再和开车的伙伴们唠叨几句,下面这些必须注意啦
夏季不宜放车内的物品“黑名单”
一次性打火机:含有液态丁烷成份,长时间暴晒后,内部压力增强,在加上摩擦、挤压等因素,易发生爆炸。
老花镜:属于凸透镜,易将光线聚集在一起,如果车辆停在阳光暴晒的地方,易引发车辆火灾。
碳酸饮料: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碳酸饮料,在高温下容易膨胀,进而引起爆裂,发生危险。
汽车香水:香水挥发产生易燃气体,爆炸临界点为49°,据监测,夏天阳光照射15分钟,车内温度会达到65°,很容易引发爆炸。
电子产品:如果暴露在阳光直射的位置,手机、电池等会因温度过高出现机械问题,甚至导致爆炸。
电池、药品、食品不应放在车内
此外,电池、药品、食品也不应放在车内,电池在高温环境下也可能引起爆炸,而药品和食品会因高温加快变质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