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6月24日讯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电商平台也在不断成长壮大,由此产生了一个新名词:淘宝村。这不,在我国浙江和江苏等省份的农村,相继出现了专业淘宝村,有的村售卖自家生产的山特、土特产品,有的村依赖附近的物流枢纽而自发形成网购商品集散地。今年5月20日,在我省的明水县,由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注资、明水县政府挑头建起了我省首个农村淘宝服务中心,并构建起链接23个村的电商物流网络——这是我省首次引入全新的农村电商模式。18日,记者赶赴明水,实地体验这种从田间地头到网络经营的巨大变革。
阿里巴巴在我省开设的第一家农村淘宝项目服务中心就设在明水县县城的中心位置,据了解,农村淘宝是阿里巴巴于2014年启动的战略项目,我省作为农产品大省,是“村淘”项目的重点省份,那么为啥它会首先选择与明水“牵手”呢?明水县政府电商
办的工作人员郑子馥告诉记者,这要回溯到2014年12月9日,县长洪非参加了淘宝大学首届县长电商研修班学习,期间,他不仅融入了阿里集团的文化氛围,还搭建了与阿里高层沟通的桥梁,同时在当年淘宝大学年会上,洪非是唯一一名做发言的县长。正是这次结缘,阿里与明水县碰撞出“火花”,让明水成为了我省第1个、东北三省第2个、全国第36个农村淘宝项目。
A、 敢于尝试让他们越来越时尚
夫妻开网店曾被说成搞传销
“现在村民找他们代购,秋收找他们卖粮”
于秀伟和妻子郭永娟住在明水县最边界的石人村,距离县城有40分钟的车程。半年前,两口子开起村里第一家淘宝店,专售小米、豆子等农产品。可是一斤纯绿色小米卖6.5元,运费8元,发货还要到8公里外的镇上去,连人工费都挣不出来,半月没订单是常事。设站后,每天快递车开到站门口,订单达五斤以上的乡里还补贴邮费,成本和价格下降,订单数立马增多。
“每天3到5单,10单8单的也有。”于秀伟说,现在他还帮村民代购商品,再通过淘宝后台赚佣金,以后还得帮大家卖粮呢!
最初,村民对于秀伟夫妻还有误解,甚至说:“你们搞传销,早晚被抓。”后来大家看到经常有商品送到小站,村里产的小米发到全国各地,逐渐明白这就是电视里说的“互联网+。
离开石人村不久,郑子馥指着公路旁一片马铃薯田中的高清摄像头告诉记者,这是县智慧农业示范田,等明年开春,于秀伟等淘宝店主就可网上出售“种植权”,消费者可通过联网的摄像头,指挥农民种什么、怎么种。
从网购消费到自开网店村民感觉比过去方便多了
就在几天前,全国第一台通过农村淘宝购买的汽车送到村民手中。“这辆车印证了农村淘宝的物流优
势,有了专属的物流,村民无论网购消费还是自家开网店,都要比过去方便很多。”郑子馥告诉记者,服务中心目前已经建立了23个农村服务站,每个站点都有一个通过考试选拔上来的站长,他们帮助村民操作网购、代缴电费电话费。等到秋收了,站长们就会联合村里的网店店主,帮助村民在网上出售自家的土特产品。“刚开始的时候,村民刚尝试网购不敢买贵的,怕丢,结果送来的全是拖鞋和卷纸。”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仓库的管理员告诉记者,这两天邮件的种类多了起来,冰箱、洗衣机、电视、手机啥的全都有。
B、 实惠政策让他们获益多多
自产粮食通过检测网上售价比粮贩的高出一大截
在县城的另一边,50多名未来的淘宝网店店主正在电商创业园区“孵化”,县里还帮助已经开网店的
村民注册了绿色食品商标。创业园区的毛琦琦告诉记者:“往年农民打完粮,都会等着粮贩上家里收,一般都卖不上价。现在农民出产的小米、红豆等农产品只要通过创业中心的权威检测,就可以选择一个包装,放到相应的网店去销售,售价要比粮贩高出一大截。”毛琦琦说,经过前期宣传,有意向的农民已经越来越多,“我们经常开玩笑说,别看检测中心现在这么安静,今年秋收时门槛都得被踩破了。”
县里推行鼓励政策半年网店销量达十万奖六千
目前,电商创业园已培训了180名创业人员,其中28%是大学毕业生。记者了解到,明水县制定了一系列推进政策,不仅提供零基础免费培训,还推出了年激励、月激励政策。村民自建的网店一旦产生订单,就可获得五万元政府贴息贷款,第一个月只要销量破万元,就可以获1000元的现金奖励,半年内销量达到10万元,就能得6000元现金奖励。当然,这还只是“新手”阶段的红利,如果成为年销售量百万级的“大店”,还能获得五万元的现金奖励以及园区免租费、创业带头人资金等。通过第一期培训并且顺利建立网店的于秀伟的店铺刚刚突破了10万元,6000元现金奖励就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