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高考志愿该咋填?听听过来人咋说
2015-06-26 16:40:00 来源:生活报  作者:郭恒旭 张洁 宋菲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6月26日讯 25日,我省高考志愿填报开始,考生和家长们就犯了愁。到底该按孩子的个人爱好来选,还是紧盯就业?是选择名校好还是选择知名专业好?25日,本报记者通过网络和电话采访了从我省重点高中毕业的22位在校大学生,希望学哥学姐的观点能让大家有所借鉴。同时,我省高考志愿填报专家魏潾教授也支招考生如何填报志愿。

  选专业该按啥标准?

  兴趣为先(9人)PK就业主导(2人)

  兴趣党

  王祺玮(牡丹江一中毕业,现就读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专业):“我认为最好选择自己喜欢或适合的专业,同学们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我自己就是因为喜欢才选择了财经类专业,建议喜欢财经的同学到北京、上海等城市,更适合将来的就业和个人发展。”

  刘俣伽(哈三中毕业,现就读厦门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我认为填报志愿首先要看兴趣和分数,喜欢什么就报什么专业,再根据专业选学校,就算学校本身不是最好的,但专业好的就可以考虑。所以我的建议就是,选择和自己分数相当的学校,选择喜欢的专业,不要太过攀高,也不要瞎分。”

  宫安琪(牡丹江一中毕业,现就读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我认为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很重要,如果所选的方向和自己的兴趣相悖,那么学习起来会非常痛苦,现在回想起来,我依然没有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因为我喜欢这个专业。”

  就业党

  时宝奎(牡丹江一中毕业,现就读复旦大学药学院):“我觉得做选择本来就是一种综合考量,但在报考院校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将来的就业问题。如果将来想做科研,选择时就应考虑到学校的实验室条件和科研环境;如果将来想出国,就选有出国交流机会的专业和院校,这些信息在报考时都应纳入考虑范围。”

  好专业和好学校难兼得?

  强势专业(4人)PK名校光环(3人)

  专业党

  刘楚昱(哈三中毕业,现就读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专业):“我个人建议不要一味地冲名校,要充分考虑专业水准,不要有报什么学什么的想法,要按照专业来决定今后的方向。在报考之前可以查一些资料,以对专业所学的知识和大概以后从事职业的方向有一定的了解。”

  毛天婵(哈三中毕业,现就读浙江大学新闻系):“我倾向于高分学生以专

  业为主要导向,结合考虑学校口碑,对于专业的选择,可以在深入了解专业的修读内容、就业现状及前景、所在学校的专业实力之后,考虑意向报考专业的整体情况。”

  名校党

  朱金彧(哈师大附中毕业,现就读中央财经大学):“好的学校能提供较高的平台、丰富的资源,这对考生来说很重要。因此,我建议选择优秀的综合性大学,这将更有利于开拓视野,交到不同领域的朋友。”

  学校地域也重要!

  北上广(3人)PK离家近(1人)

  大城市党

  王韵涵(牡丹江一中毕业,现就读上海财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我当初填志愿时是首先选好了上海这个城市,现在依然很满意,我认为考生应先选一座喜欢的城市,然后再挑学校。有时好城市与好学校是不能兼顾的,此时一个自己满意的城市就显得很重要,因为很可能将来要在这里工作、扎根。”

  于越(哈师大附中毕业,现就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考生应注重考虑地理位置好的大学,尤其是沿海地区城市如上海,或经济圈中心如南京、北京,如果其他条件相似,就可以通过自己对城市的喜好挑选学校。”

  彭雨丹(哈师大附中毕业,现就读南洋理工大学):“地域方面最好是选大城市,北上广之类,不仅可开阔眼界,还有更多的学习和就业机会,也会被大城市的氛围所感染。”

  离家近党

  吕林枫(牡丹江一中毕业,现就读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系):“我认为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在填报志愿时都要考虑到地域因素,想一想高校所在的城市。我选择离家较近的哈市,相对比较方便。当然,北京、上海等等地有自己的优势,考生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坚持自己的坚持。”

  专家解析:对照院校去年录取名次找准自己位置

  今年我省出现省控线大幅“跳水”的情况,让很多考生和家长不知该如何填报志愿。我省高考志愿填报专家、哈工程大学博士生导师魏潾教授建议,考生应将自己的全省段位名次作为参照,对比去年各学校的录取考生位次。

  魏潾说,今年我省高考省控线较去年降低46分,10年来分数最低,往年分数线的参考价值不大,不容易做出判断。考生应该根据自己的高考分数来对照全省的段位名次,然后再根据去年高校的录取分数找到相应的位次,依据这个位次来填报志愿。考生还要跟院校沟通,及时了解被该院校录取的几率。

  此外,今年还出现压线考生扎堆的情况,这类考生如何填报志愿?魏潾解释称,所谓压线考生是指分数超过省控线10分至20分的考生。因为,我省文理本科一批次、二批次按招生计划数的120%划定录取分数线,必然有省控线上20%的考生落到下一批次。

  “压线考生报考时可以预留一两个志愿在本批次,然后将主要精力放到下一批次填报。”魏潾说。

  最后,魏潾建议,填报平行志愿时,考生要遵循“冲争稳保垫”原则,即A志愿报自己心仪的、有一线希望的大学;B志愿报比较理想、分数差距不大的学校;C志愿报符合自己真实成绩的院校;D志愿所报的院校可“保底”;E志愿报低分院校“垫底”。

责任编辑:张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