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8日讯 近两年,大庆人玩微信,玩得有点疯。吃啥,发条微信;干啥,整条微信;感慨了,微信;伤心了,微信。甚至半夜上厕所,也要点开微信瞧一瞧。曾有人笑言: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不看微信一上午。的确,微信,已经不可或缺,已渗透到大庆生活的方方面面,被演绎成一种“新文化”。
打开微信,就能看到一部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是杂货店铺,又是心灵鸡汤;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既能看到“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
丰富的个性展示平台
对很多人来说,微信是展示个性的平台。除了微信朋友圈,打开微信,搜索附近的人,那里的个性签名,更有意思。有的签名,是寻找爱情。
“找不到想要的伞,我宁愿淋一辈子雨。”
“你不来,我不老。”
“爱恋我的人,你们怎么就那么沉得住气呢……”
有的签名,为诉说伤感。
“吃一次豆角抽一回筋,找一回情人伤一回心。”
“你怎么能够赖在我心里还不走……”
“我逗你开心逗你笑,以为你会喜欢我,可我却输了让你哭的人。”
“我用一生做赌注,你怎么舍得让我输呢……”
有的签名,是激励自己。
“男人不用太时尚,但是得有样。”
“没心没肺才能活着不累。”
“男人只说三分话,留着七分打天下……”
有的签名,诙谐搞笑。
“我不是丑,只是美得不那么明显。”
“骑着蜗牛撵大奔……”
有的签名,则是展示“威信”。
“我最大的优点就是脾气好,最大的缺点就是分跟谁。”
“别跟我提钱,我信号不好。”
“你把我当回事,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有的签名,则诉说着心情。“抽的是烟,吸的是寂寞。”
“咱去街里喝小酒,自由自在多朋友。”
“往事若能下酒,回忆便是一场宿醉。”
“用数字糊口,用文字抒情……”当然了,也有在签名一栏空着的,可能想说得太多,写不下了。
也可能,不知道该说啥,索性就空白吧。两者之外,还有一类人。有的人,直接在签名栏上写着:没有个性,就不签名。另一种人,则写道:个性太多了,这里装不下。可以说,很多大庆人,用微信来诉说自己心情,表达自己的个性。微信,已成为个性展示的平台。
超低风险的商业舞台
除展示个性外,微信也是商业大舞台。大庆有个小伙,开了一家餐馆。小伙有个拿手绝活,制作牛肉干。小伙的父亲有些老思想,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饭店选址,也选了一个比较偏的地方。结果,东西再好吃,顾客不买账。当初那么大的投入,换来是冷冷清清,小伙挺上火。难受之后,开始找出路。小伙把自己的牛肉干,从选材到制作,在微信里展示了一遍。然后,通过微信,联系客源。谁想尝尝,他给免费送去。
开始,有几个人订了一批。吃过之后,都说很香。要小伙电话的人,越来越多;加小伙微信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个小伙,每次做出牛肉干后,就在微信里通知大家。新出炉的牛肉干一亮相,微信里买声一片。很快,小伙的牛肉干就卖光了。
有的人发现了这个商机,主动提出代卖,挣点拼缝钱。甚至,有人把他的牛肉干,卖到了全国各地。后来,小伙子只负责制作。然后,以低利润卖给代卖的朋友,再通过他们将牛肉干卖出去。现如今,这个小伙早就不指饭店了。按他讲话,靠微信,一天卖得比饭店营业额还高。新村香榭丽一楼,有家店铺,店名时尚,衣服也靓丽。以前,很多人走进香榭丽就迷糊。到处是卖衣服的,很快就挑花了眼。顾客的想法,该店老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几年前,她就找到一条新路子——微信营销。来了新款衣服,通过微信进行展示。这一招,真见效。她的顾客,通过看微信,就知道店里来了什么新款。喜欢哪个,直接通过微信联系尺码,进行预订。有时间,再到店里拿货。没时间,人家老板甚至给你送到家。顾客省了麻烦,省了时间,老板的销售额也“噌噌”往上蹿。她高兴地说,微信真是个好平台,让她的好东西找到了好销路。
抚慰沧桑的心灵鸡汤
有的人,在微信里展示个性;有的人,将微信当成致富平台。还有的人,由微信里走出了困惑,走出了迷惘,找到了自信。不管是未成年的学生,还是白发苍苍的老人,都曾在微信的文字里,找到过属于自己的那碗心灵鸡汤。
有个外地来的年轻人,在大庆打拼很多年。前期,他并不顺利,站不稳脚跟。他觉得,是自己的朋友不够多。于是,改变自己,搁置自己的兴趣、喜好,去随和更多的人。他成功了。可他发现,他走进的,是人家的精彩天地,对自己没有任何帮助。小伙子,又迷惘了。这时,他在大庆著名婚庆主持人高志庆的微信里,看到了这样一句话。
“人生总会热闹起来的,即使现在热闹的是他们,你也不用费劲挤进去,再挤出一张不属于你的笑脸。坚持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路,钻出丛林时,自有你的一派热闹在等着你。”小伙子看后,深受感悟。他觉得,他要做回自己,走自己的路。创业,很辛苦。经过一年,他攒下了一些钱。可一夜之间,又被骗光了。小伙子痛苦至极,无人能安慰,无人能理解。怪,只能怪他自己太幼稚了。他觉得,自己没有劲了,想要放弃。这个时候,他又翻到高志庆的微信——
“不管昨夜经历了怎样的泣不成声,早晨醒来这个城市依然车水马龙。开心或者不开心,城市都没有工夫等,你只能铭记或遗忘,那一站站你爱过或者恨过的旅程。”一句话,又让他拾起悲伤重新上路。很多时候,人们往往因为一句话、一段文字,改变了自己。
以前,要翻书找到,要从众多话语中听到。得来,实属不易。如今,有了微信,变得简单了。这里,成了励志语句、心灵鸡汤的阵地,总有一碗,属于你;总有一碗,会契合你的感受。
生活中的大百科全书
大庆人,在用微信展示个性,在用微信营销商品,通过微信激励自己。还有很多人,在微信里找到了归属感。小梁,是位年轻的妈妈。刚当上妈妈时,小梁不适应,有点摸不着头脑。孩子哭了,她不知道咋回事。孩子闹了,她不知道因为啥。怎么伺候孩子,她也没有经验。小梁又是看书,又是读报,又是查资料。可发现,费了好大精力,却找不到直接的解决办法。后来,一个微信群,解决了她的烦恼。这个群,就是妈妈群。小梁有啥问题,在群里一说,众多妈妈马上给小梁指点迷津。问题,迎刃而解。群里的妈妈们,定期举行聚会,带着孩子们一起玩。孩子们,有了玩伴。妈妈们,成了朋友。这个群,不仅成了小梁育儿的助手,也让小梁交了不少姐妹。
小胡,是位企业管理者。企业从小作坊做到公司后,小胡感觉能力不足了。怎么管理人员,让人很头疼。后来,他加入了一个微信群。群里,都是一些企业家。大家在一起探讨管理问题,寻求合作机会。员工犯了错误,小胡不知道咋解决时,就在群里说一说。别的企业家,会把自己的经验拿出来分享。这样一来,他在管理上有了些方法,不但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还能有效管理员工了。而且,通过这个群,小胡找到了资金渠道、销售渠道,事业做得风生水起。
如今的微信群,就像很多个大家庭。微信群,就是这个家。群里人,就是为你参谋的家人。不管个性多强、水平多高,只要有需求,都能找到适合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