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6月29日讯 2004年,哈尔滨市果戈里大街整体升级,一条有着异域风情的街路扎根于街旁,它就是当年重点打造的印度风情街。可是,10年过去了,印度风情街没有了昔日的风情,成了附近居民的免费停车场。
游客抱憾:印度风情街只见破败
26日上午,记者来到果戈里大街与人和街交口的印度风情街,碧绿色的棚顶和镂空的装饰柱,还能看出当年装修时的用心。街中间八个围成四方形的破旧摊位,与街边的装修格格不入,只有摊位上严重褪色的印度美女画像,还能让人将它与印度风情街联系在一起。沿着风情街往里走,有空位的地方都被私家车塞满,周围临街还有一些小店,可美甲、配眼镜、咖啡厅、食杂店……没有一样能看出“印度风情”。
看到两名年轻人拿着手机在拍装饰柱,记者上前与其攀谈了解到,他们是在大连上大学的董鑫和潘晓月,利用暑假来黑龙江游玩,两人就住在果戈里大街上。董鑫告诉记者:“来哈尔滨之前我就查过旅游攻略,得知果戈里大街非常有特色,有教堂、书店,还有印度风情街,可过来一看,街面的装修倒是挺好,可是除了装饰,再没有跟印度有关系的东西了。”潘晓月认为,既然叫印度风情街,就应该有一些跟印度有关系的东西。比如瑜伽啦、肚皮舞啦、印度餐厅啦、卖点儿印度首饰、宝石啦,都可以嘛。外观装修的这么好看,商店却不搭,有点奇怪。”
现状调查:去年小商贩都被“清走了”
印度风情街中间的八个摊位,原来都是售卖小商品的,现在这些人去哪里了?一家家居用品店的老板郑先生告诉记者,去年所有小商品摊位都被“清走了”。郑先生告诉记者:“这些小商贩大概是去年8月份的时候被清走的,说要重新规划,规划后就没有这些摊位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拖到现在还没有动静。由于附近停车位紧张,慢慢的这里就变成免费停车场了。”
仓买店店主王先生对记者说:“前两天来了一拨人,又是比划又是量的,说是要重新规划,也不知道要规划成什么样。”王先生说,自从路中间的小商贩们走了以后,生意比原来要寡淡了不少。
曾经风光:刚开业时每晚都有印度歌舞
在印度风情街街口纳凉的几名居民在附近住了十几年了,从头到尾见证了印度风情街从建成、走板,到现在闲置的十年时光。
居民告诉记者,这条街叫人和街,到现在街路里仍然挂着人和街的路牌。2004年,奋斗路更名为果戈里大街,整体进行了提档升级,变为景观街路。同时规划建设了几条特色街路,印度风情街就是其中的一条,也是投资最大、最具异域风情的一条街。最初建成的时候,每天晚上都有印度歌舞表演,街口还有穿着印度服装的“壮汉”迎宾,街中心的摊位售卖的都是印度小商品,还有服装,据说全都是从印度进口来的。
业内把脉进货渠道不畅摊位转卖俄货
印度风情街是如何一步步演变成现在的状态?一名了解印度风情街情况的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当时印度风情街是作为一个招商项目招来的,一家做进出口贸易的公司承包了印度风情街,街中央的八个摊位专门售卖印度进口的商品。可是当时的物流渠道和进口渠道还不畅通,从印度进口的商品从下单到摆上摊位要周转近一年。所以,一年不到,有的商贩就转项,改成卖市民更喜欢、进口相对更加便捷的俄罗斯商品了。由于卖得不错,其他商贩也纷纷效仿,印度风情街就成了俄罗斯商品街。
管理部门经营不善已暂时闲置
2009年,印度风情街转为由秋林地区管理处负责,由于印度风情街卖俄罗斯商品本身就是“挂羊头卖狗肉”,管理处一直对印度风情街有升级的想法。可是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实现。
秋林地区管理处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管理处接手以来,一直都是维持现状,直到去年,主管领导下定决心要对印度风情街“动手术”,并决定将所有街中央的商户全部清走,并开始酝酿改造方案,但是不久后,区领导班子调整,改造的事情就又被耽误了,变成了如今的闲置状态。
“其实我们也挺无奈。”这名负责人表示:“我们也对停车的居民进行了劝阻,可是没人听,我们只能推进改造方案抓紧落实,目前报了三个方案,也有的人建议干脆拆掉,恢复通车,但全部拆掉我们就说了不算了,需要市里同意才行。”这名负责人表示,由于印度风情街“底子”就没打好,再次升级改造压力很大,这也是改造方案进展缓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