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哈尔滨
搜 索
哈市阿城区“党支部+”模式助力农业产业现代化
2015-07-01 20:14:25 来源:东北网  作者:孙志明 张晓东 杨帆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1日讯(孙志明 张晓东 记者 杨帆)绿油油的高粱糜子在谈笑间经过农民的巧手变成一把把笤帚、一袋袋“肥头大耳”在菌袋内开花、金黄圆滚的粘豆包一排排的惹人爱、而“后花园”散步的奶牛也来“卖萌”。记者在哈尔滨市阿城区所见到的生机盎然可以说都归功于“支部+”模式。

阿什河民合村笤帚协会在做笤帚。

  “菜农们有的没有车,卖菜不方便,有的‘货到地头死’,好菜卖不出好价钱。”阿什河街东环村党总支书记张义国说,那支部牵头成立了“金果蔬菜园区”,如今有100多户菜农加入进来,这个市里重要的‘菜篮子’,出产香菜、黄瓜、大蒜等20多种蔬菜,一年四季,基本不歇气儿。与大型果蔬超市、水果店签订供销合同,菜农都得到了实惠。

交界街道沙河村黑木耳。

奶牛小区户外“运动场”。

亚沟街道粘豆包协会。

  据了解,像“金果蔬菜园区”这样600余亩产业化发展的组织不只一家,哈尔滨阿城区农村依托地域优势已建立起生产基地、行业协会、示范园区、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各类农村产业组织307个,推行“支部+协会”、“支部+合作社”等模式,由行政村范围内的农村新型合作组织中具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成立党支部,支持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目前,全区已建立各类产业党支部23个,产业党小组80多个,涉及工贸、种植、养殖、运输、加工等10多个门类,在产业链上从事生产经营的党员700多名。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还通过农民培训班、定点授课等形式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能力。

责任编辑:姜继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