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7月6日讯 连日来,本报持续关注了哈市果戈里大街多条特色商业街路的不同命运,鲜花街、女人街仍然红火,印度街、儿童街却已经远离了当年的定位。近日,记者从秋林地区管理处获悉,目前已为“印度街”拟定了三种改造方案,助其恢复昔日活力。三方案:绿色食品街、特色小吃街、韩国商品街
据秋林地区管理处商贸指导科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定位失误,2004年建成投用的印度风情街,一年不到,商贩们就纷纷改卖俄罗斯商品。并且该条街路只有一个屋顶,冬天依然寒冷,不适合露天贩卖商品,与冰城气候也不相宜。目前,为印度街拟定了三个改造方案,分别为:绿色食品街、特色小吃街和韩国商品街。据介绍,选择这三个项目主要考虑到哈尔滨的旅游特色以及目前的消费热点。“但具体会选择哪一个,目前还不好说。”这位负责人表示。专家:上项目前先调研客流需求都要测算
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由莉颖建议,相关部门在酝酿印度街改造方案时,要吸取上一次失败的教训。“无论上什么项目,都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先做好前期调研。不要一时兴起搞项目,项目本身却没有吸引力和生命力,最终又成为城市设计中的败笔。”
由教授介绍,规划商业街路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对自发形成的街路进行升级改造,如女人街、鲜花街;另一种是根据需求建设新的商业街路,这种必须做好前期调研,否则就会出现如印度街定位失误、儿童街选址失误这样的问题。“像国际大超市在选址建新店时,有专门部门负责审核选址,往往要酝酿半年以上。选址要严格统计这一区域的客流量、年龄段、消费需求;还要考察周边是否有商圈、大商场、交通车站、写字楼等经济布局,并测算这些布局与选址的距离;甚至对附近公交车站每个时段上下车的乘客都会进行计算。如果选址时不去考虑需求、客流、布局这些因素,项目十有八九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