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英雄祭民族魂
2015-07-07 09:48:18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滕嘉娣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7月7日讯 最荡气回肠的历史篇章,往往诞生在最悲壮、最残酷的历史漩涡中。写就它的不是笔和墨,而是生与死、血与火。1931年9月18日,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危急的时刻。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面对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不甘屈辱的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共赴国难,用鲜血和生命筑起坚不可摧的血肉长城,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这部雄壮史诗中,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是最为惨烈、最令人动容的篇章之一。东北战场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展开了长达十四年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英勇斗争,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为光复东北、取得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铸就了光耀千秋、彪炳史册的东北抗联精神。

  一寸山河一寸血,林海雪原、白山黑水间的硝烟仿佛并未走远。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抗日武装如狂飙突起。据1932年4月中共满州省委统计,当时,东北各地抗日武装队伍总人数达三十万之众。但其特点是自发性抗日,缺乏组织性和坚强领导,在凶残的日伪军合围下,伤陨极大,渐趋不支。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的号角嘹亮吹响,团结一切力量,是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反法西斯力量中,抗敌最早、时间最长、坚持最久的一支英雄队伍。

  漫漫十四年,东北抗日联军与敌斗争的艰苦卓绝,一时无双。东北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在日记中曾写道:“白雪铺满大地,山中雪积及尺,抗日救国战士,犹着单衣水鞋,日夜出没于寇贼倭奴之封锁线,其困苦颇甚。”没有枪炮,就用大刀;没有粮食,就吃树皮;没有衣服,就赤膊上阵……恶劣至此,但东北抗日联军的旗帜始终高高飘扬,东北抗日联军的精神始终屹立不倒。1945年,东北局书记彭真在听取抗联领导人周保中汇报后说,“我党历史上有三件最难的事,一是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二是南方红军的三年游击战争,第三就是东北抗联的14年艰苦斗争。”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确定以歌颂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无疑也是对以东北人民为先导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充分肯定。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今天,我们伫立在龙江大地东北抗联老区的红色热土上,回望那惊涛骇浪、战火纷飞的年代。从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李兆麟、赵一曼,到八女投江、十二烈士英雄群体,无数的英雄儿女站在抗日战争的最前列,在这片黑土地上义无反顾,毁家纾难,不怕横刀敌阵,无惧碎首沙场,用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擎起了中华民族同仇敌忾、百折不挠、万众一心的精神柱石。

  “精神为主人,形骸为屋舍;主人渐贫穷,屋舍亦颓谢。”一个民族只有从精神上站起来、强起来,才永不颓谢、不可战胜。伟大的抗联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瑰宝,内涵深厚隽永。它是不屈外侮、奋起抗敌、捍卫民族独立的伟大民族精神;忠贞爱国、矢志不渝、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困境求存、险境无畏、绝境赴死的大无畏牺牲精神;愈挫弥坚、宁折不弯、坚韧不拔的顽强奋斗精神。抗联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充分体现,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历史照见未来,未来之路就深深扎根于以史为鉴的努力之中。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伟大的国家,总是在对历史的一次次庄重回望中不断汲取前行的力量。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黑龙江日报浓墨重彩推出纪念特刊,踏访英雄足迹,追寻抗联精神,努力挖掘最真实最生动的抗联记忆,再现那一段段可歌可泣的烽火岁月。历史印记犹在,在它激动的讲述中,奋战在抗联老区的那一张张誓不低头的面孔一次次冲击着我们的内心,凝结成一个民族的恒久记忆。虽然,我们泪流满面,但仍像他们一样,扬起脸,挺起胸。因为,民族之魂,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抗联精神,与山河同在、日月齐辉!

责任编辑:张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