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8日讯 7日上午9时,毛新宇一身戎装走进黑大主楼报告厅。厚厚的几摞儿专著《爷爷毛泽东》,不是现场签名售书,而是将这些书赠送给了黑大的图书馆,供学子们借阅。毛新宇的演讲大约1个多小时,分析和讲解了毛泽东哲学思想。
外公和外婆是黑大校友
“其实,说起来,我和黑大非常有渊源。”在讲座结束时,毛新宇与同学们交流。他说自己的外公外婆是抗大的学员,而黑大的前身正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和领导人的直接关怀和领导下创办的,毛泽东曾亲自担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毛新宇的外婆张文秋曾在抗大第四期班学习,并担任学校领导职务,也是在抗大学习工作时期,与他的外公陈振亚相识相知结成革命伴侣的。
【附】抗大分校现在都是哪儿?
一分校:后为临沂大学。
二分校:后为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
三分校:改为延安军事学院,三分校的俄文队后发展成为黑龙江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
四分校:后为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九分校:后为并入华东军事政治大学。
十分校:1951年更名为解放军第二高级步兵学校,1952年迁往哈尔滨,参与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第二高级步兵学校俄文大队发展为四川外语学院。
特科大队:解放后发展成为中北大学。
毛新宇的爸爸曾在黑龙江克山工作
(讲座后,毛新宇偕夫人刘滨参观了黑大校史馆。)
毛新宇对于黑龙江更有着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情,黑龙江曾是他的父亲毛岸青工作过的地方。1947年秋,毛新宇的父亲毛岸青从苏联留学归国后,遵从父愿,在当时斗争形势异常残酷的情况下,化名杨永寿,来到我省克山县参加土改斗争。他冒着生命危险,以一名普通干部的身份,走村串户,访贫问苦,同克山干部群众一道打土豪、分田地,为克山土改斗争取得最后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使克山县的土改工作成为全东北乃至全国土地革命运动的典范。
作为伟人的后代,毛新宇承认他们夫妻二人承担的责任要比普通人更大一些。“说实在话,全国人民出于对爷爷的感情,都很关注我们这个家庭,对主席的后代充满期望。所以作为毛家后代,对自己的要求必须要严格,不能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