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0日讯 (记者 王春颖)近日,记者从大庆石化公司了解到,120万吨/年乙烯改扩建工程投产后,已累计生产120多万吨乙烯,借助“大乙烯”优势,该公司开发出一批广受市场认可的高附加值、特色产品,拉长了产业链,增加了营业收入,龙头带动作用显现。

大庆石化年120万吨乙烯装置。
近年来,大庆石化以科学研判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企业实际,坚持走规模发展之路,积极谋划并稳步推进大乙烯工程和大炼油项目建设。2012年确定了高压聚乙烯发展EVA、聚丙烯发展共聚改性等产品的结构调整方向,并自主开发PB胶乳压力附聚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2013年,着力推进千万吨炼油二次配套和化工原料多元化优化项目可研,形成“百万吨级乙烯成套工艺技术”等一批自有核心技术,提升了装置运行质量。2014年,大庆石化将炼油结构优化项目可研上报给集团公司,使“大型乙烯装置工业化成套技术开发”、“高腈SAN树脂技术开发”两项项目通过集团公司验收,“新型表面蒸发空冷器研制与工业应用”项目成功上线应用,并取得预期效果。
随着几代石化人梦寐以求的“百万吨乙烯、千万吨炼油”的战略格局变成现实,大庆石化聚乙烯、尿素、腈纶等石化产品产量将达240万吨,汽柴油将全部达到国四标准。通过千万吨炼油龙头的做大,大庆石化还可以为地方石化的深加工提供更多原料,使得央企做大的同时,拉动下游产业50多亿元,带动地方企业的发展。

黑龙江省劳动模范、中国石油十大杰出青年、大庆石化毛条装置操作女工乔艳光。
展望未来,大庆石化公司将充分利用大庆地区原油、天然气和俄罗斯原油的优势,坚持走规模发展之路,充分发挥炼化一体化优势,加快形成“一本两翼”战略格局,努力打造基础工作坚实、管理方法科学的现代企业,一如既往地努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练好平稳生产、高效经营、转型升级、科学管理和思想保障五项内功,切实增强安全环保掌控、生产运行组织、提质增效升级、整体创新发展、依法合规治企、思想文化引领和服务发展保障七种能力,持续为龙江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职业道德十佳标兵、全国高技能拔尖人才、乙烯装置高级技师左成玉通过现场指导提高徒弟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