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5日讯 (刘丽丽 记者 孙晓锐) “林场职工群众都看着咱怎么干,都盼着能找到好的致富项目,特别是当前,林业局转型发展形势紧迫,兄弟单位都摽着劲儿干,作为一场之长,岂能不敢担当、不愿担当?”柴河局东风林场场长杨忠勇深有感触的说,停伐对山上采伐林场的冲击最大,保障林场职工群众有业就、有活干、有钱挣,成为最实际、最突出的问题。
经过深思熟虑,杨忠勇把转型方向定位到发展旅游服务和多种经营项目上,并迅速付诸行动。在林业局的扶持下,杨忠勇带领林场职工主动承担起了“威虎山夹皮沟农林山特集贸市场”的经营服务工作,在去往威虎山九寨景区的必经之地,建起了集餐饮、客房、娱乐、旅游纪念品、林区特产选购为一体综合休闲区,成为游客休息、购物的最佳场所。
职工端起了旅游“金饭碗”,可杨忠勇的心还是放不下,夏季旅游季节性强,只有找到职工常年有活干的项目,调动职工自主创业的热情才是长久之计。
从了解“灵芝”市场、鼓励职工集资入股到建成灵芝栽植大棚、掌握种植技术,短短四个月时间,东风林场灵芝种植大棚内的近万株灵芝长势良好,再过半个月即可上市销售。林场职工参与种植和管护,积累了经验,也看到了发展前景,他们准备根据市场需求,扩大栽植面积,带动更多的林场职工从事灵芝种植,形成规模,拉动就业,创造效益。
随着“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和“讲政治、守规矩、敢担当、有作为”集中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柴河局涌现了一批敢于挑担子、勇于创实业、善于解难题的党员干部,他们大胆尝试转型项目,引导职工转变观念,带领单位走上转型新路。
豆角、茄子、黄瓜、柿子……,绿油油的蔬菜大棚内果实累累,秋皮沟林场职工一大早就在棚内采摘装箱,忙得不亦乐乎。秋皮沟林场场长崔敏说:“我们林场距离荒沟抽水蓄能电站比较近,依靠这一优势,今年春季组织职工自己动手建设蔬菜大棚5座,面积1356平方米,种植绿色蔬菜,6月份蔬菜上市后,不仅供应电站工作人员日常生活需求,还运送到威虎山景区,供不应求。”
卫星林场是柴河局集中力量的打造的威虎山雪村,冬季旅游结束后,林场开始整体规划和建设,一边是大兴土木推进景区提档升级,一边是职工忙碌不停为冬季旅游做准备。这几天,林场组织机关后勤人员把没人耕种的撂荒地利用起来,搞起了实验田,准备种植大白菜、萝卜、雪里红等冬季能够储备的蔬菜,为冬季旅游餐桌提供原材料。“种植蔬菜不仅可以降低经营成本,更重要的是要让林场职工群众看到旅游业大有可为的空间,启发职工自主寻求致富项目,人人争当创业先锋。”卫星林场党支部书记张玉涛说,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不是口号,是领导干部做人做事的准则,只要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脚踏实地的去做,就没有干不成的事儿,没有攻不下的难关。
新兴林场威虎山新村寨山庄正式接待游客,大青林场威虎山秀水漂流接待中心开业在即,板桥林场威虎山天池旅游服务区正在加紧建设……在柴河局绿色经济、旅游经济、园区经济、社区经济、贮木场经济、林下经济、沿湖沿路经济、电站经济“八大特色转型经济板块”遍地开花、联动发展。在全局转型发展的大环境下,想干事的人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肯干实干苦干成为新常态。
为了提振精气神,锤炼好作风,展现新作为,柴河局将立局立场立区项目和富民项目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班子考核;上项目速度和质量作为检验干部的一项否决指标,签订“军令状”。健全跟踪考核问效机制,对所有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倒排工期,倒查责任,分类督导,跟踪考核推进,实行日调度、周通报、旬总结、月奖罚,与绩效工资、年度评先选优、干部政绩考核挂钩。局场两级领导班子集中力量抓谋划、抓项目、抓招商、抓落地,掀起新一轮实干兴局、转型跨越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