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溺亡者家庭的殇与痛 全村5个16岁孩子野浴溺亡后只剩俩
2015-07-19 11:30:12 来源:生活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7月19日讯 入夏以来,冰城溺亡惨剧频发。据记者了解,最近一个月内,经哈尔滨媒体报道的溺亡者就有16人。他们中有人在江边游玩时不慎落水,有人下河洗澡时沉入水底,有人捞蛤蜊时溺亡……一个月内16个生命的离去,参否换来生者的警惕?

  近日,记者走进了经历过丧亲之痛的溺亡家庭。对这些溺水者家属而言,不管是半个月琮是25年,流水或许可以带走光阴的故事,却难以能带走他们绵延不绝的伤痛……

  全村5个16岁孩子 野浴溺亡后只剩俩

   15日上午,哈尔滨道外区民主乡胜利村小七队屯分外安静。这里名义上是村屯,其实是一片改建的别墅区。回迁的村民刚刚开始享受征地之后的富裕生活,但这喜悦并没有维持太久。半个多月前,村里的三个孩子野浴时不幸溺亡,出事前他们在第132中学读初三,其中两个孩子是独生子。因为村民们大多沾亲带故,整个村子都被蒙上了一层阴影。

  “我们都是亲戚,我是看着那几个孩子长大的,没想到说没就没了!”62岁的汤河春至今也不愿接受这个事实,事发时他正在睡午觉,谁知一觉醒来,一下子失去了三个亲人。其中包括他的侄子,妻姐的孙子,还有一个远房亲戚的孩子,唯一的幸存者是他的孙子小达。

  “全村跟我同龄的孩子一共有5个,现在就只剩下俩了。”16岁的小达坐在自家客厅里一脸落寞。自从出事后,他变得沉默寡言,非但再也没去过滨江湿地,甚至朝那个方向张望都会觉得胆寒。6月21日,气温超过30℃。小达和伙伴们去水边玩,三人陆续下水,小达独自在岸边溜达,“大家都以为水深1米多,结果下去才走几步人就没影儿了!”在沉入水底之前,一个小伙伴向小达挥手求救,他飞奔过去试图用棍子去救同伴,但没成功……

  时隔半个多月,三个溺亡家庭的伤痛丝毫未减。15日中午,一辆面包车驶进村里,车里坐着的是小泽的家人。记者远远地看着他们,没有上前打扰。“小泽出事后,他奶奶病倒了,在医院住了十多天,这才刚出院。”汤河春告诉记者,几天前,他和村民们从小野和小泽家里拉走了整整一车的衣服和玩具,“不烧不行,孩子妈一看到这些东西,就哭得背过气去。”汤河春哽咽着说,在焚烧衣物时,他发现小野有一套崭新的夏装,还没来得及拆包装。

  在小七队屯,记者还见到了11岁的佳佳。溺亡的三个男孩中,有一个是她的小舅,另外两个是她的小哥。三个人里,她跟小茁的关系最好,因为小茁常给她买零食吃。出事前一天,佳佳曾在河边遇到过小茁,“小哥,你干啥呢?”当时小茁嘿嘿一笑,对佳佳说:“我在这玩水呢!”

  佳佳怎么也没想到,那是小哥跟她说的最后一句话……

  童年父亲溺水留阴影 25年不敢靠近江沿

  作为哈尔滨人,今年40岁的小娟已经几十年没有去过松花江边了,尽管父亲已经去世25年,那里仍是她的伤心地。

  “我爸是1990年去世的,也是在这样一个盛夏。”小娟尽量克制着情绪,可眼角的泪依然止不住地往下流。1990年7月的一个周末,小娟一家四口和爸爸的几个好友租了两条小舢板船划到江心岛野炊。两条船上的人都上岸后,小娟的爸爸和一位朋友开始从船上往外搬啤酒,结果由于重心失衡,小船一下子就翻了,当众人手忙脚乱地把船翻过来,把小娟的爸爸救上岸时,人已经没有了呼吸……

  “那一刻,我和妈妈、弟弟都崩溃了,平时我爸水性极好,我们家就住在道外江边,真的很难接受他就这么离开了我们!”由于父亲走得太突然,小娟的妈妈伤心欲绝,不吃不喝,一个月内暴瘦二十多斤,很多亲戚朋友纷纷来劝,好不容易情况好了些。可原来那个道外江边的房子却再也住不下去了,三口人每天打开窗户,一看见江水就悲从中来,很快便搬到了香坊区。

  父亲去世那年,小娟正在上初二,弟弟才上小学五年级。以前家庭条件一直不错,但父亲的突然离世让家里一下子拮据起来,他们的命运也因此发生逆转。小娟回忆说,当时母亲身体状况很不好,还要到工厂上班,而且厂子效益下滑,她一个人很难同时供两个孩子读书。初中毕业时,原本学习成绩在班里很靠前的小娟,十分懂事地选择了一所中专的护士专业,想要早点儿参加工作,帮妈妈分担压力。而学习一直不错的弟弟考大学时,大学开始收学费,可能是心理压力过大,高考成绩不太理想,后来索性去南方学技术了。如今,让小娟稍感安慰的是,“弟弟现在广州生活,他很能吃苦,有了自己的小公司,还在广州买了房子,有了自己的小家,妈妈也过去帮他带孩子了。”

  “父亲死后,我总有个心结,从那以后,我对水有着莫名的恐惧。”小娟的儿子现在已经10岁了,但她从来没带孩子去过江边,也很少让他去玩水。可她发现,越是阻止,儿子越是好奇,每次看到小区广场的喷泉开放,儿子都会兴奋得手舞足蹈。没事时,儿子喜欢在家里的洗手盆里拿着瓶瓶罐罐玩水,每当这时,小娟心里总有说不出的酸楚……

  家长警示牌下乘凉 坐看孩子在危险水域嬉戏

  16日下午3时,松花江边九站公园附近,十余名大人和孩子在江里游泳。不远处的沙滩上立着一个很大的红色警示牌,上面写着“沙滩游玩,注意安全,江面危险,禁止下水”。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市民的眼中,警示牌的主要功用并未凸显,而它的“附加功用”反而被利用得淋漓尽致。记者发现,该警示牌上竟搭着一块湿漉漉的毛巾,几个家长正倚在牌子下乘凉,饶有兴致地看着孩子们在水中嬉戏。

  “这上面明明写着‘江面危险,禁止下水’,为啥还让孩子下去呢?”面对记者的质疑,一位家长满不在乎地答道:“没事儿,水不深,不会出事儿的!”

  然而,在哈尔滨市公安局水上分局的警察们看来,每一句“没事儿”背后其实都暗藏风险。民警佟为从警3年来,目睹过不少溺亡惨剧。

  “每个人都心存侥幸,都以为自己会没事儿,可一旦遭遇意外很可能会毁掉一个家庭,我想劝劝那些市民和游客,一定不要在危险区域下水,请好好想想你的家人……”佟为无奈地说。

责任编辑:吕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