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为李福利找到亲人,接他回家。”漯河市民徐金安多年来照顾从黑龙江漂泊到漯河的房客李福利,并帮病中的他寻找亲人。


终于找到了李福利在佳木斯市的亲人。7月18日晚,李福利在漯河市救助站工作人员、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护士的陪伴下,登上了返乡的列车。令人遗憾的是,7月20日中午12时许,老人回到佳木斯刚见到两个女儿,由于过于激动,在热泪横流中骤然停止呼吸。
关爱异乡人漯河社会各界伸出援手
18日晚8点,徐金安特意赶到漯河火车站为李福利送行。
“老李,多保重啊!回家快点好起来,有机会来漯河……”徐金安对李福利大声说。尽管躺在担架上的李福利不能开口说话,但他连连点头。徐金安说,自10多年前李福利孤身一人来到漯河成为他的房客,长时间的相处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如今,60岁的李福利终于能回家了,也实现了他的心愿。
漯河市三院内三科主治医师宋晓慧清晰地记得,李福利是今年1月5日在街头突发脑溢血被送到医院抢救的,当时意识不清、呼唤不醒,在重症抢救室一住就是25天,“医院开通了绿色生命通道,在这半年多时间内,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老人符合出院条件,可以在家进行功能恢复了。”
“10多年前,李福利离婚后来到漯河,子女们跟随妻子生活,10年间没有联系。如今突发疾病,返乡后还需要人照顾,这一负担确实很难为他的子女。”漯河市社会救助管理站站长张丽告诉记者,近一个多月来,他们同李福利的子女进行的无数次沟通没有白费,子女们愿意接受老人回家,但因为家庭困难,不能来接他出院。漯河市救助管理站请求上级领导同意后,决定送李福利回到亲人身边。
踏上返乡路三方救助站爱心接力
“李福利回家的梦想就要实现。但是漯河距佳木斯约2300公里,对一个患有脑溢血后遗症的瘫痪病人来说,途中的难度和风险可想而知。”张丽说,他们最终决定联手医院护送李福利回家。
7月18日,漯河市三院为李福利做了全面检查,显示无异常情况。随后,该市救助管理站安排4名工作人员与市三院指派的1名医护人员一起,抬着担架护送李福利回家。
由于漯河没有直达佳木斯的火车,途中需要改乘汽车到佳木斯,老人安全如何保证?在漯河市救助管理站的多方联系下,哈尔滨市救助管理站积极伸出援手,决定派专车接李福利,将其护送回佳木斯与其家人团聚。
落叶终归根两女儿感谢社会关爱
19日6点58分,李福利一行顺利抵达哈尔滨。哈尔滨救助站早已派出救护车等候在出站口,办好交接手续后,救护车直奔佳木斯。参与护送的漯河市三院护士吴琳说,办理交接时,李福利生命体征稳定,没有异常。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当哈尔滨救助站护送到佳木斯救助站时,老人停止了呼吸。《三江晚报》记者说,昨日一大早,她就和老人的两个女儿早早地赶往佳木斯救助站。中午护送老人的车抵达时,老人的两个女儿冲了上去……
“我注意到,老人看到女儿,眼神放光后,眼角流下眼泪。”张辉告诉本报记者,“这是我看到的感人一幕”。她说,李福利突然离世,两个女儿都陷入悲痛之中,但她们对社会各界的关爱深表感谢,“毕竟老人叶落归根了……”
“脑溢血后遗症的病人最怕出现情绪激动。”吴琳对记者说。当日,记者将李福利突然离世的消息告诉漯河的徐金安时,他一直在电话中说:“不会吧,不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