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龙江大小事
搜 索
【编辑推荐】快给咱爸妈看 银行卡使用不当钱到别人兜里了可毁了
2015-07-27 10:41:36 来源:东北网综合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23日讯 近日,东北网接到多位市民报料,称自己或家中老人接到过诈骗短信,银行卡中的存款被盗取。如今一些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积分兑换现金、提升信用卡额度……众多卡在手,一不小心卡被盗,你有过类似被骗经历吗?那么如何规避这种意外的灾难呢?

  【骗局一】伪基站伪装10086和各家银行发信息 兑换积分竟要填银行卡号

  4月18日,市民孟先生接到一条短信,短信的发送方为“10086”,而且,这条信息就罗列在平时10086发送的其他短信下方。孟先生按照提示登录网站之后,网站提示孟先生输入银行卡等信息,孟先生才发觉不对。

  无独有偶,4月19日,记者的手机中收到一条“10086”发来的短信——尊敬的用户:因您的话费积分没有兑换即将清零,请及时登陆www.l0086gtx.com下载客户端兑换276.88元礼包。记者仔细观察,发现短信中的网址实际为“www.l0086gtx.com”,其中的“1”实际上是小写的英文字母“L”。在输入短信中的网址之后,记者看到中国移动掌上营业厅的界面,提示如点击“现在就去兑换”按钮,则跳出提示“恭喜您已经成功兑换人民币276.88元,请您填写接收款项的收款信息并点击(激活)安装移动客户端打开激活才能领取成功!”随后跳出的界面要求的信息更加过分,竟然要求用户填写银行卡号、提款密码、身份证号,以及银行预留手机等信息。

    提醒:这些信息不属于10086下发的短信

  对此,10086工作人员明确表示,这一信息不属于该公司下发的短信,而是一些伪基站利用10086代码,给用户发送的,建议用户不要按照提示登录网站。目前,中国移动方面从技术上不能对这些伪基站进行屏蔽。

  银行卡成了我们离不开的支付工具。可是当你遇到以下这种情况一定要记住!

  预警信息:最近如果你的手机收到,工商银行(95588)、农业银行(95599)、中国银行(95566)、建设银行(95533)、交通银行(95559)、上海浦东发展银行(95528)、兴业银行(95561)、光大银行(95595)、深圳发展银行(95501)、民生银行(95568)等发来的短信,并发来一个网址,让你进行实名补录、升级、信用卡积分兑换、提高信用额度等,大家千万别打开网站进行操作,否则你卡上的钱就很有可能被别人转走了,请不要相信,如果有需要请一定去银行柜台办理,骗子真是防不胜防啊。(生活报)

  【骗局二】用劲爆标题吸引人 点下链接5.6万元没了

  “你老公的出轨照片在这里,想看就点这个网址”,近日,牡丹江的李女士收到这样一条信息。生气的她点击进入后,并没有看到任何照片,不想几天过后,银行卡里的5.6万元钱不翼而飞。除此之外,还有市民收到过“我们的甜蜜时光你都忘了吗”、“这里有我们的合照”等信息,以为是亲友制作的特别相册,就点击了链接,结果银行卡里的存款不翼而飞。

    提醒:手机木马病毒来袭 不要点击不明来源的链接

    省公安厅刑侦总队侵财案件侦查支队支队长蒋世琦告诉记者,近期电信诈骗手段再升级,手机木马病毒来袭。3月初至今,我省上千万智能手机用户收到此类信息。(生活报)

    【骗局三】密码等隐私信息被人偷听 存款被盗支

  “我去万达一家服装店退衣服,因为退回的钱会打到我的银行卡里,店里服务员建议我咨询银行客服,我用店里的座机给银行客服打电话,想问一下退款进程。”大庆的王女士说。“当时周围特别吵,我听不清,店里的服务员替我接听了电话。”王女士说,在这个过程中,银行客服询问银行卡的密码等信息,她告诉接电话的服务员,再由服务员转述。由于人多太吵,她向服务员大声说了三四遍银行卡密码。

  当日她发现手机接到提示信息,显示她的账户被支走6000元。她觉得奇怪,给银行客服打电话,却没打通。第二天,王女士来到银行咨询,但在此之前,她的银行卡又被支取了3800元。王女士表示,她怀疑是几天前自己在服装店中,大声告诉服务员银行卡密码等信息时,可能有人窃听了她说出的银行卡信息,盗支钱财。(大庆网)

  提醒:在人多场合聊天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负责办理此案的民警表示,类似王女士的遭遇相对来说比较少见,但并非首次发生。大家在保护银行卡信息上不可有一丝一毫的大意,尤其在人多的场合,务必要提高警惕,防止不法人员窃听或偷看记下银行卡密码;另外,银行卡也要做好加密保护措施,例如绑定手机等方式。一旦银行卡丢失或发生被盗刷的情况,市民应在第一时间到所在银行进行挂失、冻结处理,随后向警方报案。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为了防止自己的钱财被不法分子盗取,小编提醒经常使用手机快捷支付方式购物的达人们,不要随意透露自己的身份证号码,也不要在银行之外的机构办理所谓的大额透支卡,养成在购物时将银行卡绑定。不购物时即刻松绑的习惯,避免吃大亏。

  很多人常会遇到各种网上调查,申请各种网上通行证等。遇到这种情况常常会涉及个人信息,如真实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等。一家银行的业务刘经理告诉记者,这些信息一旦泄露,将会对自己的个人账户安全造成威胁,为此不要轻易参与各种网上和现实生活中的有关个人信息的调查,更不要填写关于自己的重要个人信息,免得被不法分子利用而上当受骗,导致信用卡被盗刷。

  不要以个人信息设密码。由于密码被破解而导致信用卡盗刷也是现今比较常见的盗刷形式。市民在申办信用卡时一定要设置较为安全的密码,不要设置与个人信息相关的密码。例如自己和家人的生日、身份证号码、手机号都是使用最多也是最容易被破解的密码组合,应该完全杜绝使用,并且同一张银行卡的查询密码、网银登录密码、支付密码等也不应设置成一样的。同时,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变换,这样被破解的概率就会降低。这也是有效防止信用卡盗刷的途径之一。

  “现在使用信用卡不仅能在现实商店里消费,还可以在网购时直接刷卡。但购物前还是应选择相对较大、信得过的商户刷卡。”刘经理说。除了实体店外,一些以极低价格诱惑消费者的不正规网店也可通过设置网页木马的方式,将最终的支付界面引导到相应的木马页面并记录下信息和密码进行盗刷。所以在购物之前一定要先注意细节,避免信息被窃取盗刷。

责任编辑:彭佳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