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业内人士:马铃薯主粮化将带来饮食观念新转变
2015-07-24 09:29:22 来源:东北网  作者:迟亦达 许俊鹏 张隽珊 印蕾 白林鹤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24日讯 (实习生迟亦达 记者许俊鹏 张隽珊 印蕾 白林鹤) 在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惯中,南吃米北吃面,“主食”的概念仅限于米饭、馒头、面条等传统食品。而今年年初举行的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研讨会上,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表示,到2020年马铃薯将逐渐成为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土豆丝、土豆片、土豆炖牛肉……一直在大家眼里以“菜”出现的土豆,现在居然要跟馒头、米饭一起跃升为“主粮”了。

  由“菜”变“粮”靠谱吗?据了解,土豆是一种粮菜兼用型的蔬菜,营养素齐全,而且易为人体消化吸收,在欧美享有“第二面包”的称号。土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以及矿物质,优质淀粉含量约为16.5%,还含有大量木质素等,被誉为人类的“第二面包”。研究发现,在前苏联、保加利亚、厄瓜多尔等国著名的长寿之乡里,人们的主食就是马铃薯。由于胃肠对土豆的吸收较慢,食用土豆后,停留在肠道中的时间比米饭长得多,所以更具有饱腹感。

  马铃薯主粮化将为国人带来哪些饮食观念新转变?北大荒马铃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于滨表示,目前百姓对马铃薯的认识还停留在“菜”上,可“别拿土豆不当干粮”说的就是马铃薯主粮化的发展方向。“以前人们就有将土豆入主食的传统,像土豆丝饼、土豆馍馍等。如今,要提马铃薯主粮化概念,还是需要引导消费者逐渐转变饮食观念。”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研究员李文刚认为,以前在民间有传统的手工小作坊,生产出很多美味的马铃薯制品,而今,要大力提倡传统工艺规模化,将传统马铃薯制品工厂化,从而带动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的改变。雪川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登社也认为,“马铃薯主粮化应注重民间传统饮食习惯,在这方面寻找产业化的开发途径。现在民间已经有很多马铃薯产品,但没有进行工厂化、规模化生产,所以,推进传统马铃薯饮食规模化生产,改变人们的饮食消费理念是破解马铃薯主粮化的方法之一。”

责任编辑:杨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