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7月27日讯 为进一步激发土地活力,最大限度地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克东县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创新,着力破解土地流转无序、合作社贷款难、人才短缺、粮食收储难、农产品质优链短价不优等制约瓶颈,推动现代农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原克东县光明现代农机合作社由于耕地面积少,大机械长期处于吃不饱的状态。为盘活闲置农机,充分发挥大机械作用,2013年,克东县大胆创新,将光明合作社整体依法转移到昌盛乡安全村,组建了现在的安全现代农机合作社,成为全省首家规范转移的农机合作社。转移重组后的两年时间里,安全合作社发展迅速,目前,有入社农户681户,经营土地3.2万亩,2014年实现盈余1100万元,合作社被评为省级规范社、国家级示范社,并获得了全国种粮大户的殊荣。
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改革。近年来,克东县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作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按照“抓小、扶中、壮大”思路,采取领导包社、分类推进等措施,推动合作社提质增效,实现了县有龙头、乡有示范、村级覆盖的发展目标。今年,全县新增省级规范社3个,总数增至25个;全县合作社发展到623个,入社农户5.5万户。
克东县从土地确权工作入手,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现已完成45个村外业测绘,年末可完成60%确权任务。在农村金融改革方面,为解决县域金融机构不足的问题,今年年初,引进了建设银行,目前正在推进农村信用社转制为商业银行;积极发挥“两个平台”作用,解合作社贷款难题,已发放“四权”抵押贷款2.3亿元;办理担保贷款4500万元。在粮食流通改革方面,按照“一企多库”的模式,实施了克东粮库二期项目,引入社会资本恢复了乾丰粮库仓储功能,全县总库容达到95万吨,解决了卖粮难题。职业教育改革整合培训资源,搭建农民培训平台,满足企业和合作社发展的人才需求;同时落实招生政策,投资1100万元建设食宿楼和兽医实训室。在水利体制改革上,引入哈尔滨鑫农农业公司领办水利合作社,与水务部门携手开发乌裕尔河灌区,建设万亩有机水田示范区。2015年,克东县重点建设了粮食仓储烘干中心、农机维修中心、农经信息平台、农民培训平台和畜牧服务平台,全力构筑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克东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