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媒体曝光台
搜 索
“吃人电梯”频现 知道这些防止被“咬”入扶梯
2015-07-28 11:03:08 来源:生活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7月28日讯 两天三起电梯伤人事故,先是26日湖北荆州一位30岁的母亲被卷入电梯内身亡,同日中午12点,北京朝阳区颐提港商场内,一6岁男孩左脚卡在扶梯台阶和右侧挡板的缝隙内,27日上午广西梧州一商场手扶电梯卷入一岁多男童,左手基本被废。每天全国有超过2亿人在乘坐电梯,但频频上演的电梯惊魂提醒各位出门小心。女子被电梯卷入最后时刻托起幼儿逛商场乘坐手扶电梯的母子两人,在电梯行到尽头踏上踏板时突然垮塌……26日上午10时许,湖北荆州市安良百货的6楼至7楼上行手扶电梯上,险情陡生。跌落一刻,30岁的母亲向柳娟,将身旁的儿子递上高处,自己却被电梯“吞没”。事发后消防员现场破拆5小时将其救出时,已无生命迹象。

  男孩左脚卡扶梯工作人员帮助脱险

  26日中午12点,北京朝阳区颐提港商场内,一6岁男孩左脚卡在扶梯台阶和右侧挡板的缝隙内,经商场工作人员和消防人员帮助后脱困。经诊断男孩为左脚软组织损伤,并于26日下午出院。目前电梯已恢复使用。

  1岁幼童被卷入扶梯左手被废掉

  27日上午,广西梧州市太阳广场手扶电梯再次发生电梯伤人事件。一位1岁多的小朋友被电梯卷入,左边手一直到手臂中段,基本被废掉,惨不忍睹!目前已送往医院救治!

  荆州官方通报:工作人员事前发现盖板松动未停梯检修

  27日晚9点半,荆州市召开新闻发布会,荆州市安监局陈观鑫局长通报:发生事故5分钟前,商场工作人员发现电梯盖板有松动翘起现象,但并未采取停梯检修等应急措施。导致当事人踏在已松动翘起的盖板最末端时盖板发生翻转,坠入上机房驱动站内防护挡板与梯级回转部分的间隙内,属于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电梯事故频现,无外乎以下几种和人为因素紧密相关的可能:产品质量不过关

  受制于国内电梯行业不规范竞争,很多国际品牌扶梯陷入价格战的深渊,不顾消费者利益"一味追求量化经济"。导致产品质量把控不过关。扶梯生产企业使用更便宜的配件,或在零部件上做手脚,比如把钢板厚度从2CM减到1.5CM。采用成本更低的材质生产“中国版的扶梯”。

  安装技术不达标

  在自动扶梯设备数量剧增的大背景下,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安装人员急缺。自动扶梯行业安装效益低,很难吸引高素质人才,安装技术很难达标。

  部件老化,维保不力

  扶梯部件磨损、老化或失效要及时更换。维保人员日常维护时若检查不到位,没有发现潜在危险,将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小可:电梯有故障,怎么不停用?这不摆明了坑人吗!商场必须负责。

  @微微:电梯有紧急制动按钮,就在电梯最下和最上扶手处,一按立即断电,工作人员是否没培训!

  综合央视、《北京晚报》、搜狐网、环球网等报道

  知道这些防止被“咬”入扶梯

  黄色警戒线处其实是梳齿板在每级梯级的前端和后端都涂有一条黄线。许多人只知道这警示线是在提醒大家防止踩错台阶。其实,黄色油漆涂刷的部分有个很关键的结构件,叫梳齿板,负责上下两个梯级的啮合。正如其名,梳齿板一侧就像牙齿一样,有凸起有凹槽。

  国家对梳齿板齿与齿的间隙有明确规定,要求间隔在1.5毫米左右。当梳齿板完好无损时,这个间隙是很安全的,但是如果使用时间增长,梳齿板掉齿,就好像嘴里掉了一颗牙齿,牙槽间隔变大,更容易卡住食物。因此,两齿之间的间隙就会增大,小孩的脚趾刚好踩到齿间缺口,当上下两级梯级啮合时,被“咬”入扶梯的危险性也随之提高。围裙板和梯级间隙是最危险的地方扶梯运行时,梯级向上或向下运动,防止人掉出去的固定不动的部分叫做围裙板。国家明确规定:左右两边围裙板与梯级间的间隙之和加起来不得超过7毫米。自动扶梯刚出厂时,这个间隙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

  但自动扶梯运行一定时间后就会遭磨损,出现变形。此时围裙板与梯级间的间隙就有可能变大,若靠近边缘部位,容易把鞋蹭到围裙板,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鞋子就很有可能被卷到这条缝隙里。梯级与地面接合处同样危险,孩子的鞋底就有可能被卷进缝隙里夹伤甚至夹断脚趾。

责任编辑:张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