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9日讯(刘丽丽 记者孙晓锐 郎艾迪)“今年重新装修,把家庭旅馆扩大了规模,能接待40多人,媳妇在家经营,我在景区从事旅游服务。七月份进入旅游旺季以来,游客不断,收入不错。”黑龙江省柴河林业局宏声林场职工张传伟说起自家的“聚缘居”家庭旅馆,神采奕奕,踌躇满志。
柴河局宏声林场因威虎山九寨景区坐落在其施业区,搭上了旅游经济的顺风车,“吴家大院”、“老兵农庄”、“清溪山庄”等各具特色的家庭旅游蓬勃兴起,沿景区公路两侧整齐排列,房前屋后的菜园、果园生机盎然,成为通往景区必经的靓丽风景。
在柴河局森林生态旅游业尚未兴起之前,这个拥有200多户居民的林场主要以木材生产为主,如今,依托柴河局“生态立局、绿色崛起”战略,宏声林场坚持旅游兴场,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鼓励职工群众从事旅游服务业,集中打造吃住赏玩一条龙的生态主导型林场。
宏声林场的生态建设是柴河局坚持绿色驱动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柴河局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始终坚持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生态文明建设呈现出“年年有进步、步步上台阶”的良好态势,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中国林业产业特别贡献奖等百余项荣誉,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龙江森工天保二期第一批唯一的示范点单位、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以“经济生态化、旅游主业化、全域景区化”为基本思路,全力打造具有显著生态主体功能区特色和示范意义的“威虎山国家森林公园”,走出了一条适合柴河林区特色的生态绿色发展新路。
为实现“生态富民”的目标,柴河局坚持“产业转型、绿色发展”,努力践行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之路,推动“山增绿、局增效、人增收”。在生态保护上,树立“再也不能吃子孙饭、花生态钱”的理念,森林覆盖率由77.6%提高到91%;生物多样性明显改善;森林面积、蓄积、覆盖率、生态效益同步增长,为保护全省生态安全、水利安全、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在产业转型上,坚持扩大总量与优化结构并重,突出“做精一产、做大二产、做优三产”,实施项目牵动、集团拉动、品牌带动、科技推动战略,采用以园区为平台,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山外闯市场、龙头带基地、基地连业户的发展模式,形成项目集聚型、产业延伸型、产品终端型、劳动密集型、就业辐射型现代特色产业体系;在生态经济上,坚持“林业经济林中发展”,实行一场多品、一场多业,建立龙头企业与基地业户框架协议收购机制,带动了沿湖、沿路、林缘、庭院四条经济带和坚果林、食用菌、山野菜、无公害大豆、林禽、林畜、北药、渔业八大绿色特色基地产业化发展。建设了威虎山九寨、威虎山雪村和莲花湖中心景区、2个接待中心、3个旅游主导型示范林场及旅游配套设施,开发了全省最大的水上乐园、森林小火车、威虎山漂流等30多个旅游项目。越来越多的林区职工群众在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业发展中获益,“生态引擎”助推“绿色经济”优势日益显现。
下一步,柴河局将按照“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要求,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生态资源转化为强局资本,构建一个布局合理、主业突出、多产融合的绿色经济支撑体系。围绕总局党委确定的“四八四三”发展战略和“七大定位”长远目标,以及开展“产业转型三年攻坚战”的部署,牢牢把握天保工程二期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的政策机遇,积极推进国有林区改革,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打响威虎山生态品牌形象,致力把柴河局“威虎山国家森林公园”打造成全国知名的生态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