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龙江大小事
搜 索
[编辑推荐]打车APP:黑车+漫天要价+乱抢单 亟待监管出炉
2015-08-03 10:20:36 来源:东北网综合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3日讯 手机打车软件开始出现并快速覆盖各大城市,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社会各界褒贬不一。打车软件在这几年的发展中不断受到资本青睐,各种烧钱补贴手段的不断运用着实让司机乘客体验到了实惠。然而打车软件也经常受到打击,抵制。打车软件打破了出租车的垄断,出租车司机对打车软件不满情绪较大,同时打车软件也带来了“黑车”、私家车的非法运营问题。今天,小编,就带你了解打车APP的那些事儿……

  打车APP:黑车+漫天要价+乱抢单

  打车软件遭黑车“绑架”

  黑龙江日报6月12日消息:黑河市民李女士用“天天”软件打车时,遭遇一辆黑出租车抢单,而后李女士被黑出租扔在哈尔滨附近的高速公路上。 【详情】

  微博账号@新华社中国网事V :黑车司机使用的打车软件,系“借”出租车司机信息进行注册、购买出租车司机不使用的账号,或伪造信息进行申请。甚至有的黑车司机本身就是出租车司机,使用同一套打车软件,白天用于提供约车服务,晚上开黑车趴活拉客时再用来揽客。

  价格混乱:的哥漫天要价乘客称被耍

  大庆网8月3日消息:大庆的刘女士在叫车之前她已经打听过了,从登峰家园打车到大庆火车站,使用计价器计价的话15元钱足够了,“吴师傅”所说的30元钱价格自己不能接受。因双方没有达成协议,“吴师傅”要求刘女士在滴滴软件中取消订单,重新叫车。 【详情】

  抢单乱象:“去不去先抢了单再说”

  8月2日,记者从几位的哥处了解到,一些在使用滴滴软件的的哥,每有订单就会去抢单,根本不看订单的具体信息。对此,的哥“赵师傅”称:“去不去先抢了单再说,等你看完了,单早被别人抢走了。”  【详情】


 

  国家干预:京8部门约谈打车软件

  近日,北京市交通委、市交通执法总队等8个部门共同约谈“滴滴快的”、“优步”平台负责人,明确指出其组织私家车、租赁车从事客运服务的行为,涉嫌违法组织客运经营、逃漏税、违规发送商业性短信息(垃圾短信)和发布广告等。

  截止6月底,交通执法总队在全市范围内查处各类非法运营“黑车”1469辆,其中,非法运营的“专车”897辆,不到一个月,北京查处了共计400多辆通过打车软件从事非法营运的车辆,监管力度不断加强。

  未来:忐忑中亟待监管出炉

  毋庸置疑的是,互联网打车软件平台在“互联网+”的风口中搅动了打车市场一池春水,然而随之到来的不仅是订单量的增长,还有各地交通委的频繁约谈。在“监管立法”和“社会需求”之间,如何找到最大公约数,目前仍是未知数。

  据新华网记者粗略统计,从去年八月到今年七月底,全国各地对于互联网打车软件平台的约谈以及对私家车的查处就达到13次,罚款金额从3千元到10万元不等。

  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在今年全国两会时直言,私家车永远不能参与专车运营。在多地执法部门眼中,接入打车软件平台的私家车即为“黑车”。近日,上海、北京交通执法等部门频频加大对网络“非法”客运驾驶员的处罚力度,并接连约谈滴滴快的、优步等打车软件平台。

  接受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目前最关键的症结在于,快车是否能够取得合法营运资格。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赵坚对新华网记者表示,对于快车一味的禁止或一味的放任都不可取。改善当前打车市场供小于求的痼疾,解决信息不对称、不平衡,同时促进资源合理配置都是未来的监管意见所需要考虑的。

  对于私家车“拉活”所产生的安全风险,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建议,应当建立完整的失信惩戒机制,提高快车司机的失信成本。另外,还要促进信息透明化,让司机的诚信和违约信息均录入系统,并且能够被消费者查询到。

  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的监管办法应该会明确制定一些准入门槛,但是大的方向应该是鼓励创新而非扼杀。对于即将到来的监管办法,市场都在忐忑中等待。

(本文综合自东北网、黑龙江日报、大庆网、新华社)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