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7日讯 (记者 陈南竹)夏季天气炎热,雨水充沛,气温适宜,野生菌大量生长。近日,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消费安全警示,提醒广大群众不采、不食、不买、不卖野生菌,谨防发生食用毒野生菌中毒事件。
【蘑菇杀手】

据介绍,我省毒野生菌以毒蘑菇为主,常见的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10余种。毒蘑菇多生长在潮湿低洼、湿度大、阴凉的地方,外观与可食用蘑菇非常相似,不易区别。毒蘑菇毒性非常强,大部分误食后会出现恶心、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以及精神亢奋、幻觉等精神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溶血、肝脏和肾脏损伤等严重症状。食用毒蘑菇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
工作人员提醒,预防毒蘑菇中毒最有效的办法是不要轻易采食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有食用野蘑菇习惯的消费者,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毒蘑菇鉴别方法,不要轻易采食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轻易食用。
消费者在餐饮单位用餐后要索取发票等消费凭证,一旦出现消费纠纷时可作为维权依据。餐饮服务单位一旦发生毒蘑菇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应立即配合救治患者,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中毒症状】
吃菌子10分钟后至72小时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头晕、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等症状。也有的根据体质不同,要两三天后才会感觉身体不适,浑身无力,就像感冒了,才会到医院就医,那时已经晚了。
【预防常识】
不要采自己不熟悉的菌类;不要吃过熟或幼小的野生菌;采来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一起炒或煮,最好每次食用一种野生菌,而且食用量要有所控制,不要一次食用过多;加工烹调时采用的方法也要得当,首先,不论是哪种菌子,都不要凉拌生吃,其次,不论炒还是烧汤,都要炒熟煮透,不要用急火快炒;吃菌时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
【如何自救】

一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二是及时前往医院治疗,万一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洗胃、导泻处理,可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喉部,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三是让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体液,防止中毒者脱水导致休克;四是对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五是保留野生菌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下一页:常见毒蘑
【常见毒蘑】
白毒伞:致命白毒伞外形与一些传统的食用蘑菇较为相似,极易引起误食,喜欢在黧蒴树的树荫下群生,一般与树根相连。黧蒴树在广州地区白云山、天麓湖、华南植物园等山地均有分布。其毒素主要为毒伞肽类和毒肽类,在新鲜毒菇中毒素含量很高,50克左右的白毒伞菌体所含毒素便足以毒死一个成年人。白毒伞毒素对人体肝、肾、中枢神经系统等重要脏器造成的危害极为严重,中毒者死亡率高达90%以上,是历年广州地区毒菇致死事件的罪魁祸首。
狗尿苔:学名半卵形斑褶菇,又称“致幻蘑菇”。形态特征:子实体小。菌盖小,半球形至钟形。菌盖直径3cm左右,烟灰色至褐色,顶部蛋壳色或稍深。有皱纹或裂纹,干时有光泽,边缘附有菌幕残片,后期残片往往消失。菌肉污白色。菌褶稍密,直生,不等长,灰色,常因孢子不均匀成熟或脱落,出现黑灰相间的花斑。菌柄长可达16cm,粗达0.2-0.6cm,上部有白色粉末,下部浅紫,往往扭曲,内部空心。孢子光滑,黑色,柠檬形,11-17μm×7-12μm。褶缘囊体近圆柱形或棍棒状。经济价值:此种中毒后一般无胃肠道反应。发病较快,主要表现为精神异常、跳舞唱歌、狂笑,产生幻视,有的昏睡或讲话困难。其毒素为光盖伞辛(psilocin)等。由于中毒后引起跳舞、大笑,故群众称做舞菌或笑菌。生长在粪上又名粪菌。北方通称“狗尿苔”。
墨汁鬼伞:又名鬼盖、鬼伞、鬼屋、鬼菌或朝生地盖子实体小或中等大。菌盖初期卵形至钟形,当开伞时一般开始液化流墨汁状汁液,未开伞前顶部钝圆,有灰褐色鳞片,边沿灰白色具有条沟棱,似花瓣状,直径4cm,或更大些。菌肉初期白色,后变灰白色。菌褶很密,相互拥挤,离生,不等长,开始灰白色至灰粉色,最后成汁液。菌柄污白,长5-15cm,粗1-2.2cm,向下渐粗,菌环以下又渐变细,表面光滑,内部空心。孢子印黑色。孢子黑褐色,椭圆形至宽椭圆形,光滑,7-10μm×5-6μm。褶侧囊体圆柱形,多而细长。墨汁鬼伞与酒一起食用时是有毒的。征状包括有面红、反胃、呕吐及心跳紊乱,于食用后20分钟至2小时会出现。墨汁鬼伞有着鬼伞素,会阻碍乙醛脱氢酶的运作,使乙醛积聚在体内。乙醛是乙醇的代谢物,是造成宿醉大部份征状的物质。虽然有不适的征状,但却从未有致命的情况出现。这些征状在吃了墨汁鬼伞3天后喝酒亦有可能会出现。
毒鹅膏菌:又称绿帽菌、鬼笔鹅膏、蒜叶菌、高把菌、毒伞。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表面光滑,边缘无条纹,菌盖初期近卵园形至钟形,开伞后近平展,表面灰褐绿色、烟灰褐色至暗绿灰色,往往有放射状内生条纹。菌肉白色。菌褶白色,离生,稍密,不等长。菌柄白色,细长,圆柱形,长5-18cm,粗0.6-2cm,表面光滑或稍有纤毛状鳞片及花纹,基部膨大成球形,内部松软至空心。菌托较大而厚,呈苞状,白色。菌环白色,生菌柄之上部。夏秋季在阔叶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此菌极毒,菌体幼小的毒性更大。该菌含有毒肽hallotoxing)和毒伞肽(anatoxins)两大类毒素。中毒后潜伏期长达24小时左右。中毒死亡率高达50%以上,甚至100%。对此毒菌中毒,必须及时采取以解毒保肝为主的治疗措施。
切记,蘑菇有风险,不要随便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