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油画产业发展迅速这个夏天俄罗斯画家扎堆哈尔滨创作
2015-08-15 10:55:56 来源:生活报  作者:孙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8月15日讯 由于地缘和历史因素,哈尔滨人热爱艺术,尤其热爱俄罗斯音乐和绘画,这些异域文化也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着哈尔滨油画产业迅速发展,这个夏天,来冰城进行油画创作的俄罗斯画家,比往年多了不少。

  近日,记者采访了几位正在哈尔滨创作的俄罗斯画家。他们受聘于哈尔滨的一些知名画廊,在这里创作纯正的俄罗斯油画。采访中,这些画家表示,来哈尔滨进行油画创作非常幸运,而且非常迷恋这座城市的美。波萨克•耶夫盖尼:到哈尔滨就像回家一样

  波萨克•耶夫盖尼的外貌很有特点,见他第一眼就感觉似曾相识。听到记者这样说,他马上拿出一支鹅毛笔,摆了一个酷酷的造型,问:“像不像普希金?”幽默的举止让人忍俊不禁。

  波萨克•耶夫盖尼的画功了得,尤其擅长风景画,此次他受黑龙江同镇艺术博物馆馆长王同镇的邀请来哈创作。他拿出一张俄罗斯的信誉卡,告诉记者卡面上的大海封面就是他的作品,他还曾为银行画了一系列海景的银行卡封面。“这样一幅作品要画多久?”记者问。“10分钟!”看到记者惊讶的表

  情,他拿起一个空白画板,迅速且熟练地画完一幅海景作品。

  波萨克•耶夫盖尼出生于俄滨海边区斯帕斯克达利尼市,很小就听父母说起过哈尔滨。和大多数俄罗斯职业画家一样,他从小就进行专业绘画学习,1991年考入海参崴美术学校,2004年考入远东国立艺术学院,前后从学18年。他的素描和写生功力深厚,曾在俄罗斯多次获得大奖,一些作品还被人收藏。

  波萨克•耶夫盖尼是哈尔滨人的老朋友,从2006年起就多次来过哈尔滨。

  “来哈尔滨就像回家一样,见到这里的王同镇就像见到亲人一样。”他兴奋地说。8月1日是波萨克•耶夫盖尼的生日,他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就是休假一天。“我用了一整天的时间游览这座城市,穿行在那些美丽的建筑中,总会被深深吸引,这里的美让人永不厌倦。。”波萨克•耶夫盖尼深情地说。安娜•科比季纳:来哈尔滨工作很幸运

  与波萨克•耶夫盖尼不同,安娜•科比季纳今年夏天第一次来哈尔滨,对周围的一切还处于好奇与兴奋中。出生在海参崴的她,也是一位职业画家,还是俄罗斯功勋画家维尼阿明•甘洽连科的关门弟子。维尼阿明•甘洽连科生前曾任海参崴艺术学院院长,在远东地区很有名望,这也是王同镇邀请安娜•科比季纳到哈尔滨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因,让优秀的俄罗斯青年画家,在创作的旺盛期留下一流的作品,让冰城市民欣赏到高雅的俄罗斯油画。

  来到哈尔滨,安娜•科比季纳一直忙于为黑龙江同镇艺术博物馆创作油画。对于这份工作,她很珍惜,“作为画家,我们的收入并不固定,有的时候一次能卖出几张画,有的时候半年也没有收入。在俄罗斯,我们的作品要被拿到评估中心进行评估,很久才能卖出去。但是,来到哈尔滨,王同镇先生买下我在这里画的所有画,还给了相当不错的价格。这些画还可以通过画廊流通到市民家中,想到今后有中国家庭收藏我的油画,真心高兴。”安娜•科比季纳说。时尚繁华、高楼林立的哈尔滨,给安娜•科比季纳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她拿起了画笔,跟着王同镇行走于城市的大街小巷,留下一幅幅眼中的美景。这个夏天,她已经画了40余幅大小不一的油画。她告诉记者,这段时间是创作高峰期,她通常白天去街头搜集素材和写生,灵感最活跃的夜晚,她则在画室精心构思,在小的写生作品上进行再创作,产生一幅大画。在她的画笔下,我们身边的景和物,也有了自己的灵魂和个性。俄罗斯画家用油彩为冰城“增色”

  俄罗斯远东地区画家是哈尔滨的常客。今年,圣彼得堡的青年画家们也来了。近日,安东妮娜•伏洛特琴柯和叶列娜•科萨里科娃两位青年画家,就在冰城进行密集创作,并且刚刚举行了《又见列宾》画展。两位小美女均毕业于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多次参加国际及国内画展,此次是她们第一次来哈尔滨工作。“真没想到,在这里油画如此受欢迎。哈尔滨这座城市具有特殊的艺术感召力,生活在这里的人,也拥有着与生俱来的艺术细胞。”采访中,美女画家们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夏天,俄罗斯画家扎堆哈尔滨创作,这与冰城市民对油画的喜爱密不可分,也与哈尔滨油画产业的良性正规发展有直接关系。黑龙江同镇艺术馆馆长王同镇告诉记者,今年年初到现在,他的画廊已卖出上百件俄罗斯油画艺术品,价格从几万到几千元不等。由于明码实价,保证俄罗斯人原创,生意非常红火。“夏季,冰城景色优美,气候凉爽宜人,正是俄罗斯画家来此作画的最好时节。”为了让画廊有更多俄罗斯青年画家的一流作品,王同镇早早就开始精挑细选,不但认真聘请俄罗斯画家,还对画家在哈创作的每一幅油画作品都严格验收,确保优质。

  在俄罗斯画家的妙笔下,冰城美景有了独特的韵味,哈尔滨的城市文化也变得更宽广、深邃和多姿多彩。

责任编辑:姜继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