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我省31个县市区试点“救急难” 非低保对象非户籍人口均在救助范围内
2015-08-18 14:19:44 来源:生活报  作者:于海霞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8月18日讯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对那些突然遭遇火灾、交通事故、家庭成员突发大病等导致生活临时陷入困境的家庭来说,生活该如何继续?日前,省民政厅、省财政厅下发了《关于印发<关于开展“救急难”综合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确定我省31个县(市、区)为“救急难”综合试点单位,这些地方的群众遭受“天灾人祸”,可向民政部门求助,获得应急性、过渡性救助。

  突发大火烧光家当临时救济帮过难关

  今年2月23日7时许,双城市双利村低保户郭大才家突发大火,火势快速蔓延,将家中两个女儿烧伤,大女儿经抢救无效死亡,8岁的小女儿烧伤面积达50%。房子烧没了,女儿年轻的生命被夺走,一家人无家可归,生活已无法维继。得知情况后,双城市民政部门通过临时救助拿出2.3万元,慈善基金拿出4万元,号召社会捐款10多万元,小女儿做了截肢手术保住了命,房子也新建了,同时全家人的低保标准由原来的4478元/年提高到8100元/年,享受全额保障。

  “如果没有这项临时救助,这个家就完了,女儿也没了。”郭大才感激地说。

  4问“救急难”

  1、什么是“救急难”?

  “救急难”是指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和个人给予的非定期、非定量的物质帮助或非物质帮扶的救助。

  2、“救急难”有哪些救助方式?

  日前,我省下发的《全省救急难试点工作方案》确立了临时救助、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和慈善救助的综合救助模式,采取现金救助、实物救助与精神慰藉、心理疏导等非物质救助有效结合的方式。

  3、“救急难”是什么性质的救助?

  “救急难”政策,是结合救助对象困难原因、程度、种类等因素,实施如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等分类分级救助。“救急难”属于过渡性、应急性救助,“急难”特征缓解后由其他社会保障政策进行救助衔接。

  4、“救急难”窗口设在哪?

  方案提出,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在乡镇(街道)公共服务中心(社会救助服务大厅)设立“救急难”窗口,建立急难求助“首问负责制”和“转介”工作制度,明确部门职责、相关工作流程和办理时限,方便急难对象救助申请的同时,建立化解急难问题的“绿色通道”。

  按照国家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要依托乡镇(街道)公共服务中心(社会救助服务大厅)建立社会救助资源与救助需求对接平台,使救助对象的需求和政府的救助资源、慈善组织的救助项目,社会各界的爱心捐赠、志愿服务等资源有效对接,有效防止“重复救助”和“遗漏救助”。

  非低保对象非户籍人口均可“救急难”

  《全省救急难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全省各试点地区充分依托村(居)民委员会、社区网格长,发挥社工、志愿者作用,建立起“主动发现网络”,重点关注急难事高发、易发的弱势群体,在第一时间开展急难事项排查、协助申请、疏导干预、协助救助等工作。积极推动救急难政策实现全覆盖,不论是否低保对象,是否户籍人口,均涵盖在“救急难”范围之内。

  各地要进一步完善救助方案,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要覆盖所有贫困居民以及因病致贫家庭中的重病患者;在定点医疗机构及用药目录、诊疗项目等方面,原则上与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保持一致。不断扩展急难救助服务内容,在给予急难家庭必要现金或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同时,由社会工作者针对不同的急难家庭开展心理疏导、精神抚慰、能力提升等个性化帮扶服务。

  咱省这些地方先试点

  1、哈尔滨市:南岗区、道里区、双城区

  2、齐齐哈尔市:建华区、泰来县、甘南县

  3、牡丹江市:爱民区、海林市

  4、佳木斯市:东风区、富锦市

  5、大庆市:让胡路区、杜蒙县

  6、鸡西市:鸡冠区、鸡东县

  7、双鸭山市:尖山区、宝清县

  8、伊春市:乌马河区、铁力市

  9、七台河市:桃山区、勃力县

  10、鹤岗市:工农区、绥滨县

  11、黑河市:爱辉区、北安市、孙吴县

  12、绥化市:北林区、兰西县

  13、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漠河县

  14、省农垦总局:北安管局

  15、绥芬河市、抚远县

责任编辑: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