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67岁“老山东”在“莱州湾”打造山东掖县文化
2015-08-19 10:47:28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18日讯 他是一位67岁的老人。原本这个年纪,应该早就开始享受悠闲的退休生活了,可是他却忙起来了,忙的这事很大,当起了开发商盖起了房子。

哈尔滨龙海航空技工学校董事长 刘学军

  因为他还是一个在哈尔滨生活了44年的山东莱州人,他忘不了自己的老家,他知道在哈市还有40余万人与他是同籍老乡,而这些老乡中绝大多数从未回过祖籍老家。内心的那股子掖县(今莱州市)情怀让他有了要建一个有掖县文化风情小区的想法,让在哈的40万掖县籍人时刻有种身在故乡的感觉。他是刘学军。

刘学军在莱州湾建筑工地现场

  都说掖县男人身高体壮,“山东大汉”多指掖县人,于是在见到真人之前,刘学军在记者脑海中展现的是一位身材高大的老人。见了面,却是一位中等身材有点偏瘦的老人,但精神头倍儿足,而且掖县人刚毅、耿直、诚实、憨厚、友善的性格特点在刘学军身上全都具备。

  热情的刘学军老人见到记者就打开了话匣子,他从家乡的月季花说到家乡的海鲜、又说到家乡民俗,言语中无不透着对家乡的眷恋,兴起还给大家秀了一段掖县方言,虽然听不懂但能感受到他说话时心中的激动。

刘学军在莱州湾建筑工地现场

  其实,在1988年掖县就正式更名为了莱州市,不过很多从莱州出来的人,尤其是当年“闯关东”和他们的后代仍然以自己是“掖县人”自居。提到“掖县”,就透着亲切,刘学军也是这样认为,这也许就是一种烙入心底的故乡情结。

刘学军与龙海航空技工学校的师生

  其实论年龄他早就可以退休了,论成就作为哈尔滨龙海航空技工学校董事长,并为中国民用航空领域培养了几百个优秀的飞机维修专业人才,人生也已圆满,为什么还这么“折腾”?因为他心中有梦。

  在哈尔滨还有40万掖县籍人,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山东人有着一样的故土情结,刘学军说他能感受得到大家的想法,于是在几年前就在脑海中构想怎样能让老乡们不用回山东就能感受到家乡味、叙叙家乡情呢,那就是在这里也该有个真正像家一样的地方,所以建个小区就都能把老家的生活、文化都搬过来。

刘学军引以为傲的中国第一代教练机

  于是为了实现这个幸福的梦,构思就用了三、四年时间,现在已经开始行动了。

  刘学军与记者的见面的地点就是在他建的“莱州湾”工地,这也是他生活了44年的第二故乡,工地上工人们正紧张地忙活着,一期的25栋楼即将竣工。看着这充满梦想的小区,刘学军为记者描绘了他所构想的掖县“家”,这里有专门加工山东麦子的面粉厂,有记载掖县历史的展览室、有滋养孩子心灵的儒家文化学校……这些印着掖县品牌与文化的工程都在按照他的构想一步步进行中。刘学军说,工作让他有成就感,让他感觉自己年轻,而做这件事更让他感到幸福,“幸福就是人来到这世上就要做些事,要有贡献,这是我的价值观。”他的贡献就是要从心灵上拉近哈尔滨与掖县的距离,让40万掖县籍哈尔滨人虽身在北纬44°,却能时刻感觉到北纬36°的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