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龙江大小事
搜 索
[编辑推荐]中央大街星巴克小孩当众大便 “熊孩子”家长应反思
2015-08-26 15:22:39 来源:东北网综合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26日讯 据新晚报新闻:网友介绍,上周日(23日)下午四点半左右,她与朋友正在中央大街金安商场内的星巴克里喝东西,这时一个穿开裆裤的小女孩在她们对面蹲下,旁边两个稍大的女孩对一位年纪稍长的女人喊道:“拉了,奶奶,她拉了!”结束之后“奶奶”拿出手纸把污物捡了起来,但很快小孩换了一个位置又继续排便,前后共换了三个位置便了三次,在整个过程中“奶奶”既没有制止孩子也没有想要带孩子去厕所的意思。 【详细】

  我们几乎每个人都见到过孩子在公共场所大小便,地铁、商场无不留下不文明的影踪,“熊孩子”数量“可观”……一般来说,“熊孩子”胡作,大多数网友归结为“素质”。如此“素质”,到底反映了什么?

  中国家长带孩子出门的不文明行为,已屡见不鲜。

 

  

  女子让小孩在飞机后舱大便,称厕所太小。

  

  男子抱女儿在公园花坛中“方便”。

  

  妈妈带儿子在故宫当众便溺。

  

  女童在地铁里直接蹲地撒尿。

  孩子不文明行为的背后,是家长素质的硬伤。

  公共场所不是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身处其中就应该遵秩序守规矩,不能为了自己方便让他人不便。孩子在公共场所大便,显然就是没有考虑到其他乘客的感受,而孩子不文明行为的背后,则是家长素质的硬伤。

  孩子不懂事,家长得知礼。带着孩子出行,孩子一路上的吃喝拉撒问题,家长早早就应该想到,也应该有妥当且文明的处理方式,而不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完全将文明素质抛之脑后。

  家长如此随意的做法,表面上可能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实则却有可能成为害。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肯定要学习效仿,父母以不文明来言传身教,孩子就可能与文明渐行渐远。

  不宽容孩子在公共场所大便,不纵容熊孩子撒泼,不只是公众对于维护公共空间秩序和公共道德的需要,同样对父母而言,也是帮助其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成长需要引导,如果纵容其无视公共规矩,养成旁若无人的自私性格,孩子们长大后的人生之路必然难以平坦,必然与社会发生剧烈的冲突,必然在这样的冲突中让长大后的孩子受到伤害。

  家长带孩子出门前就做好准备措施,以防万一。

  1、如果孩子还不能自如控制大小便,建议家长出门前可随身预备纸尿裤和纸巾,最好再备几个塑料袋。孩子如果不穿纸尿裤,那么尿急或者大便时,不妨用纸尿裤接着,然后装入塑料袋再扔进垃圾箱。

  2、如果是男宝宝,尿急时用空瓶来接也是应急之选。

  3、孩子每次出门前尽量督促其尝试排空大小便。

  4、如果附近有公共厕所,千万别图方便就地解决,而应该带着孩子去厕所,从小培养好习惯。

  5、万一出现紧急情况,实在只能就地解决的话,事后一定做好善后清洁工作,尽量不影响环境卫生,同时也是给孩子作出正确示范。

  结语:从网友评论中不难看出,绝大多数的人对这样的行为都是持反对和谴责态度的。大家一致认为拿孩子小当借口实在不应该,大人如果多做准备或者多教育,这些不文明行为都是可以完全避免的。希望家长能够提高自身文明修养,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合理的引导与教育。

  文明出行,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

 (整合自荆楚网、新晚报、搜狐母婴)

责任编辑:王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