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马家沟清水景观工程实现9万吨清水入沟 碧水穿城过清风入画来
2015-09-07 07:36:43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高宏菲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7日讯 6日,哈尔滨马家沟清水景观工程实现9万吨清水入沟,改造后的马家沟形成了马家沟清水保障体系,实现清水长流、沿岸生态景观河道,方便周边居民休闲健身。地下污水全部收集入管,也提高了河道景观水体质量。

  呈现水清地绿的怡人生态景观

  6日,在儿童公园、工大附近,松花江水和再生水已混合注入马家沟内,马家沟内能看到潺潺流水、水波荡漾,人行水边可感受波光粼粼,与周边绿树青草、小桥等景物相互映衬,景色怡人。

  哈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马家沟清水景观工程于6月15日正式开工,重点实施了清水水源、主城区生态景观河道改造及污水管线续建工程。其中清水水源工程完成管线、检查井及三水厂改造施工;主城区段景观河道改造工程完成贯通文道桥至宣化桥全线的道路及相应桥梁、广场、绿化工程建设;景观蓄水工程完成了橡胶坝改造工程;污水治理工程已完成污水管线工作竖井施工,主城区段新建9处溢流渠全面完工。参建单位在75天建设期内,克服累计27天降雨、32天河道高水位等施工困难,完成了贯通文道桥至宣化桥全线的道路及相应桥梁、广场、绿化工程建设,形成了下穿宣化、宽城、大成、果戈里、中山、海城、复华及教化等城市主干路的沿河慢道体系。极大方便了周边市民出行,保障居民交通安全,缓解了周边道路通行压力,同时为沿岸居民提供更加亲水、近水的休闲环境,全面提升了城市景观形象,马家沟再现水清地绿的怡人内河生态景观。

  每天注水9万吨水体丰沛充盈

  今年实施的马家沟清水水源工程充分利用朝阳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全面完成构筑物及设备安装施工,联合试运转及系统调试完毕,每天可提供景观用水3万吨;利用二水厂现有取水设施和输水管线,从松花江上游每天提升约6万吨江水输送至三水厂,通过三水厂沉淀初步处理后,沿延兴路、征仪路、学府三道街新建约5公里输水管线,在香坊区远大生态园区域注入马家沟河道。该项工程建成后,与朝阳污水处理厂共同形成了马家沟清水保障体系,每天为马家沟提供景观用水近9万吨。

  同时,马家沟清水水源工程改造橡胶坝11处,新建中控室1座,铺装中控系统线缆13公里,全面提高河道蓄水能力,形成阶梯连续水面,打造水体丰沛充盈的景观效果。

  新建8公里沿河景观慢道

  今年,哈市以文道桥至宣化桥的主城区段为重点,全线新建慢行道路8公里,其中沿河道路6.5公里、沿河栈桥1.5公里,同步完成临河的复兴街、耀景街等城市道路拓宽改造。同时,新建人行景观跨河桥梁2座;建设繁荣街小林地、文君花园小区等2处大型广场,宽城、大成等6处桥头广场已完成面层铺装,累计新增休闲广场2.7万平方米,绿化面积6.6万平方米;新建跨河亲水平台1处,大型亲水挑台13处、小型亲水平台16处,总面积约5400平方米;新建绿化挡墙3.2公里,种植地被植物5.4万平方米;修复河道挡墙6.2公里,铺装河底板8.5万平方米;按节能环保原则,将占工程总量40%的河底板和30%六菱板拆除回收再利用。

  目前,马家沟沿线已完成贯通文道桥至宣化桥全线的道路及相应桥梁、广场、绿化工程建设,形成了下穿宣化、宽城、大成、果戈里、中山、海城、复华及教化等城市主干路的沿河慢道体系,改善了两岸出行条件,并为两岸居民提供了较好的休闲健身空间和临河生态景观廊道。

  新建1座社区气象站实时播报“微天气”

  在马家沟畔的繁荣社区,居民驻足在一体化多媒体天气预报预警信息显示落地竖屏前,争先观看社区的气温、降水、风向风速变化和精细化天气预报预警信息,这正是此次马家沟改造的又一惠民举措。繁荣社区毗邻马家沟,是哈市气象局气象防灾减灾进社区重点示范社区之一。今年,为了使社区居民能在第一时间获得准确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市建委积极与市气象局沟通对接,在繁荣社区建立了一套四要素自动气象观测站和一体化多媒体天气预报预警信息显示落地竖屏,该自动气象观测站占地约16平方米,采用太阳能供电,无污染、无辐射,现已建成投用。现在,社区居民可随时了解本社区气温、降水、风向风速变化和精细化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合理利用气象变化安排自己的户外活动。

  相关链接

  马家沟是哈尔滨市江南主要城市内河之一,由南至北穿越平房、香坊、南岗、道外等四个行政区,全长34.7公里,流域面积约258平方公里,沿线现有溢流口189处,泄水坡道56处,降雨过程中沿岸路网雨水经城市排水管线汇集后直排河道,河道水量大、流速快,而非降雨时河道基本处于干涸状态。

责任编辑:姜继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