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9月7日讯 五大连池市像松嫩平原上的一颗明珠:富饶的物产、无限的商机、美丽的自然……居者怡乐其中,闻者心向往之。几年来,这个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保护与开发并重,大力推动转型发展,沿着打造“矿泉旅游名城、休闲养生之都”的道路加速向前迈进。
滨水新城铺展一城两岸新画卷
在神奇壮美的新老期火山环拱之下,讷谟尔河从五大连池市穿城而过,绵延西进。五大连池人依托这无比珍贵的水生态,正在培育、浇灌着城市的精彩梦想:重点在老城区以北、讷谟尔河右岸打造一块全新的城市版图——滨水新城。
为了增容城市空间,丰富完善“矿泉旅游名城、休闲养生之都”内涵,五大连池将以滨水新城项目把讷谟尔河由城市边缘河变为城市内河。在市区和世界地质公园之间的黄金地段新增建设用地278.47万平方米,统筹新老城区建设,优先发展养老养生、温泉度假、休闲娱乐、高端房地产、房车营地等老城区缺失产业,努力打造集康疗、养老、休闲、度假、商务、娱乐于一体的滨水生态宜居新城。
在宏观规划中,滨水新城与老城区、讷谟尔河、双泉旅游新区、世界地质公园、城南矿泉工业园区有机串联,形成“泛五大连池文化休闲旅游圈”。新城细分为会议度假与养生科普板块、红色文化板块、休闲商业板块、养老养生板块、公共服务门户和汽车4S集群6个板块,板块之间,通过景观视廊、交通干道与新城中心紧密相连。
讷谟尔河变为城市内河,实现“生态”与“经济”齐飞,给城市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一方面,通过水利工程提升水位,改善水质,使原本丰水期较短的讷谟尔河常年保持水量丰沛,真正发挥其生态功能,提升整个区域的环境品质。另一方面,通过滨水公园的建设,集聚人气、吸引投资、培养城市新兴产业,实现经济腾飞。
兼顾新老城区,“北跃”与“中兴”并重,促进可持续发展。左岸老城以推动区域城镇化进程为主要职能,积极完善市政公共设施,努力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右岸新城以培养壮大现代服务业为主要职能,打造集休闲、娱乐、养生功能于一体的高端综合服务区。通过差异化的功能定位及合理化的资源调配,使两岸实现有机互动,均衡发展。
滨水新城一期工程占地面积65.09万平方米,规划了养老养生、旅游文化商业、公共服务和汽车4S集群4大功能板块。目前,环城公路、河道疏浚、沙滩浴场等支持性工程相继完成,城区段讷谟尔河治理和滨水新城一期道路、雨水管网、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新城博物馆子项目已完成初设、可研、地勘等前期工作。
滨水新城项目启动以来,全市上下高效运作、广泛招商。目前,已有森华集团、杭州康强品牌策划、中益老龄事业发展中心等10多家企业和社会团体与五大连池市达成养老城、医养结合体、温泉酒店、商贸一体化、旅游服务、汽车产业等投资意向。
环保先行建宜居宜业美丽家园
生态立市、绿色崛起。五大连池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后跻身“中国全面小康生态文明市”、“中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城市”行列,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生态之城、绿色之城。
这个市以城市公共绿地为重点,对建成区进行绿化升级,新增公园、街道绿地面积3.9万平方米,栽植各类景观树以及观赏乔木17000余株,新建、扩建草坪面积21300余平方米,种植各类植物花卉22万株。全市城区绿化覆盖率由24.3%提高到了28.7%,积极推进建设三北防护林、农田防护林和农村水土流失治理,重点抓好护村林带、街道绿化和村屯绿化工作,完成人工造林17.08万亩;建设“三北”防护林9.19万亩;实施村屯绿化590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2平方公里;建设各乡镇道路、村屯路口高标准绿化带12万平方米。
近年来,该市把山口湖环境保护作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着力点,划定生态红线,清理周边项目,完善生态补偿,扎实推进4大生态环保工程,加快沿湖周边的林场、农场及附近居民点的生活污水、垃圾等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积极改善山口湖的周边环境和入湖水质。2013年,山口湖被纳入《全国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将在水源地保护、环境修复与保护等项目中获得国家资金扶持。“十三五”时期,目前已建成的水源地综合整治工程、湖滨带生态隔离工程、生态移民搬迁工程等项目将陆续发挥作用,山口湖水质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坚持规划先行,加强顶层设计,聘请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参与城市规划工作。科学制定热源建设计划,对燃煤效率不高的分散小锅炉进行拆除,统一并入城市集中供热管网,削减SO2
排放量;先后投资近3亿元,实施了五大连池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双龙泉水源地综合防治工程、双泉镇污水管网和龙镇污水管网工程;建成了日可处理生活垃圾59吨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城市污水排放达到国标一级B标准,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1万吨。深入开展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筹措资金370.7万元,完成村屯卫生整治211个,农村卫生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矿泉”引路发展“四位一体”特色产业
五大连池市立足火山矿泉资源,加大特色产业培育扶持力度,促进矿泉产业和旅游经济的迅猛发展,形成了以特色绿色农业、矿泉工业、旅游休闲、养老服务“四位一体”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积极引导农民扩大矿泉稻、矿泉蔬菜和火山地质小麦、大豆、玉米等矿泉、火山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目前,全市种植矿泉稻7.5万亩,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169万亩,“火山红”、“连池红”等现有矿泉畜牧业养殖大户不断发展壮大,农民依托矿泉资源,积极发展矿泉奶牛、矿泉生猪、矿泉禽蛋、矿泉水产品养殖业。截至目前,全市年产矿泉鸭蛋190吨,年产值达到787.5万元;年产矿泉鸡蛋2000多吨,年产值达到2400万元。矿泉鱼养殖水面达到近1万亩,年产值3000万元左右。继五大连池大豆、面粉、大米之后,五大连池鸭蛋获批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
利用矿泉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矿泉产品加工业,促进了矿泉工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目前,全市建成矿泉水、矿泉白酒、矿泉啤酒、矿泉豆制品加工等矿泉系列产品加工企业27家,实现了矿泉产业的集聚式发展。北大荒矿泉水、宝泉矿泉啤酒、连池老窖、五连发力生泉苏打水等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上半年,北大荒矿泉水厂生产矿泉水16250吨,实现收入4000万元,宝泉啤酒饮品有限公司生产啤酒2613吨,实现收入897万元。据介绍,目前五大连池正筹建以矿泉产业开发为主导产业的省级特色工业园区,园区已入驻企业7家,上半年,园区内企业实现产值2.1亿元。
五大连池市把加强景区景点建设,作为提升景区档次和服务水平重要抓手。先后实施了山口湖景区游客中心、漂流码头完成改扩建,山口湖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山口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工程。今年以来,投资2500万元完成了山口湖生态环境保护及水源地污染防治项目绿化工程,正在对景区接待中心、跨河桥梁、拦河坝等设施进行巩固和完善。山口湖景区由原来的国家AAA级晋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山口地质公园取得国家级资格,青山公园被批准为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积极开发矿泉泥面膜、火山矿泥陶等地方特色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加强旅游接待服务能力建设,谋划实施滨水新城、双泉旅游新区建设;全市星级酒店达到5家,旅游配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鼓励招商引资企业发展养老服务业,引进北京宏福集团投资7亿元建设温都水城,平均每年接待休养度假的老年人5000多人,引进的中益养老城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政府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市农村中心敬老院和市老年公寓,引导民间资本兴办大沾河阳光老年公寓等民办养老机构;投入2400多万元新建近6000平方米的老年活动中心,加强休闲广场、多功能体育馆、社区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养老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项目拉动承载力全面升级
年初以来,五大连池市深入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一批事关长远的重点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全市项目建设呈现出多、大、快的良好局面。
项目建设是将招商引资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近年来,五大连池市聚力强攻项目建设,增添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今年,这个市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18个,其中11个产业项目列入省和黑河市重点项目,产业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0.2亿元。投资6.5亿元的农贸综合批发商城项目,已完成投资5000万元;投资7000万元的青山粮库仓储物流项目,已完成投资4800万元;天缘泽水苏打产品、双隆盛矿泉酒业、德都大街地下(人防)商业街等产业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一批国家、省市重点大项目紧锣密鼓、争分夺秒。五大连池民用机场附属配套设施已于6月份开工,空中对外通道正在加快构筑,目前已完成投资1300万元,机场主体工程近期将开建。成立五大连池铁路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推动北五铁路项目建设,目前正在办理可研报批的各项前置要件。高标准启动实施双泉旅游新区和矿泉工业园区建设。双泉旅游新区是集疗养度假、矿泉餐饮、农家乐于一体的综合旅游配套服务区,基础设施工程基本完工,有多家企业进驻投资。矿泉工业园区先后投入8800余万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的服务承载功能正逐步提升,目前已入驻重点产业项目7个。2015年,计划投资3000万元即将实施五大连池市新发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该项目可研、初设、环评等前期手续现已完成,目前已有天缘泽水苏打产品、双隆盛酒业和连池绿谷食品加工3家企业入驻。
精心策划系列专题招商活动,努力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从去年11月开始,五大连池市多次组织考察对接小组先后对海南省三亚市养老产业、福建省农业产业链及农产品精加工、湖北省农产品存储、辽宁省蓝卡医疗机构进行考察与对接。今年1月,五大连池市参加了“在京台商联谊会”,与北京宝得瑞食品公司达成绿色食品投资意向、与萧膳坊(北京)食品公司、北京擎天香生物科技公司等达成了矿泉饮品开发投资意向。3月在厦门、苏州召开产业项目推介会上,部分客商对该市绿色食品加工项目和玉米、大豆精深加工项目产生投资意向。5月末和6月中旬,来访的“台湾农业经济贸易参访团”及“北京市台资企业协会暨台湾农经科技成员参访团”就矿泉产品开发、养老养生等产业达成了投资意向。据了解,上半年全市共引进超亿元项目11个,已到位资金7.5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