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9月10日讯 记者近日从哈市老年法律救助中心了解到,近两年,中心每年接待200余人次的维权投诉和咨询案例,子女不赡养父母、家庭房产财产纠纷、老人再婚财产分配的咨询量最大,其中子女不赡养老人的案例占到5成以上。各种案例中花招百出,甚至有儿女为争夺房产骗老人签买卖合同、为财产分配不均对薄公堂的。
哈市老龄办老年法律援助中心专门为哈市范围内的老人提供免费咨询和法律援助,今年80岁的专职律师宋学岭来到这里已经13年了,接待了近万名老人。翻开厚厚的咨询记录本,上面记录着宋学岭接待过的每一个具体案例,像顾大爷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宋学岭说,来这里寻求帮助的多半是一些生活困难、条件不太好的老人,也有一些是对家务事难以启齿的。
前些年老人们多因单位不给办养老保险、档案丢失、土地承包等难事来咨询求助。近几年,来求助的老人八九成都是因为赡养和房产分割问题,而现在子女们聚在一起不是讨论老人由谁来养,而是房子和家产咋分,这些子女并不是没有赡养老人的能力,而是不愿意赡养,他们看重的都是老人的房子和财产,而且是想出了花招把它弄到手。“如果不是逼到绝境,哪个父母愿意和儿女对簿公堂?”宋学岭说。从该中心受理的案件看,有些儿女为抢夺父母房产不惜想出骗老人签买卖合同的招数。一些儿女都以小房换大房、给老人买新房住等理由想吞掉老人的房产,而老人因为年纪大听不清内容、眼睛花看不清内容等原因毫不知情地签了字,知情后往往哭诉无门。
律师支招:趁清醒早写遗嘱做公证
宋学岭说,如今社保制度的普及确实让老人们多了一份保障,但近几年居高不下的房价也确实让一些家庭难负担,也就出现了儿女抢房不养老人的情况。从援助中心的数据记录看,近几年儿女和老人之间以及儿女之间财产分配纠纷案件逐渐增多,所以老人一定要有危机意识,趁自己清醒的时候,能够表达真实意愿的情况下规划好财产问题。可以先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自书遗嘱或者代书遗嘱,然后再到公证处办理一下遗嘱公证,这样可以防止出现变故,产生不必要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