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龙江大小事
搜 索
【编辑推荐】新冠字号“M3W66”假币现身 小编教你识别
2015-09-12 20:20:28 来源:东北网综合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12日讯 9月10日,牡丹江一医院的工作人员向记者报料,他们收费窗口一周内已连续收到两张“M3W66”开头的假币,提醒大家注意。据货币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介绍,省外曾发现过“M3W96”开头的假币,如果市民发现类似情况请立即报警,以防他人上当受骗。

  小编联想到了几年前出现过的“HD90”开头假币!到底这些假币都是从哪来的?假币又是如何制成的呢?

  (赵博制图)

  识别假钞一看、二摸、三听、四测最准确:

  看,观察票面颜色、图案、花纹、水印等外观情况;摸,用手指触摸钞票,真币票面上银行名称、盲文、国徽等图案凹凸感很明显;听,通过抖动使钞票发出声响,真币的声音清脆响亮;测,借助简单工具和专用仪器识别钞票真伪。

  假币是如何做出仿真的呢?

  犯罪分子买好纸,烫印好安全线,一层层叠加印刷不同的颜色,印完后进行裁切和二次加工,每张假币都要用机器或人工加压,在假币上形成凹凸感。因其制作工序繁杂,小小误差就会导致错位、重影,成为“废票”,所以技师很“宝贵”,他们可以凭感觉,用普通颜料调出近似真币的颜色。

  我国公安机关始终保持对假币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2011年,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和物证鉴定中心联合组建反假币实验室,负责对收缴的假币进行检测,分析研究假币伪造手法、规律特点,为串并案和对假币犯罪追根溯源提供可靠依据,同时监控假币犯罪动向、发布防范预警信息等。

  网上公开叫卖 小额假币增多

  假币制造窝点通常由印刷机、晒版机、切纸机、胶片版等构成,为了满足用电需求,窝点通常会接380伏的高压线。在传统造假的基础上,近年来假币制造出现了新趋势。

  --网络化。制售假币有着完整的网络和产业链。一方面,造假分子通过血缘、老乡关系走在一起,有相对严密的分工,组织化程度较高;另一方面,贩售、运输、交易通过网络完成,加大公安机关的侦破难度。

  --小额化。不久前,山东一团伙制作16万元的一元硬币假币,却花了18万元。他们制售时间短还没有盈利,但这充分说明当前小面额假币增多的事实,更可怕的是,老百姓警惕性低,容易在现实中流通,危害更大。1元、5元、10元等假币增多,特别是去年比较明显。

  --便捷化。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造假分子利用打印机、油墨、纸张就打印出假币。

  --受暴利驱使,假币前科人员重复犯罪问题突出。2009年,在人民银行的紧密配合下,全国公安开展了代号为“09行动”的打击假币犯罪专项行动。自09行动以来,5省区共有30名假币前科人员受到公安机关刑事打击后又“重操旧业”。专家指出,需要完善且加大对假币犯罪的处罚力度,对犯罪分子起到震慑作用。

假币犯罪总体可控 警惕反弹

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假币案件年均立案在1000起左右,假币犯罪形势总体平稳可控,但近期有反弹苗头和抬头迹象。2012年至2014年,全国公安机关分别缴获假币3.29亿元、4.15亿元、5.32亿元,增幅都在25%以上。

据悉,近年来广东假币破案数占全国一半以上,查获的半成品假币最多时占全国九成左右。但制售假币也呈现从东南沿海向内地蔓延的趋势。

责任编辑:吕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