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佳木斯9月15日讯(记者 王明菲)14日,中俄地震灾害卫生应急联合演练在黑龙江省同江市举行。这是近年来中俄两国举办的一次规模较大的地震应急实战演练,全面展示了国家灾害卫生应急处置水平。

演练现场。

演练现场。

演练现场。
此次演练模拟中俄边境地区的黑龙江省同江市发生里氏7.0级地震,地震波及一个人口约20万人城市,导致民房倒坍,大量人员伤亡,水、电、通讯完全中断。灾情发生后,同江市120迅速进入灾区,对部分伤员展开救治,同时立刻呼叫国家卫生计生委请求支援。国家卫生计生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迅速呼叫就近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上海市东方医院集结队伍,携带装备,赶赴灾区开展救援行动。本次演练主要演练了灾难现场破拆及伤员搜救、批量伤员检伤分诊、现场救治和伤员紧急转运以及移动医院内开展批量伤员救治和紧急手术的情况。
据了解,此次联合演练由国家卫计委、俄罗斯联邦卫生部主办,上海市卫计委承办,黑龙江省卫计委、佳木斯卫计委和同江市人民政府协办。参演队伍包括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上海市东方医院),全俄灾害医学防护中心多功能野战医院等四支队伍。联合演练将分别在中国同江市和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市进行,将为期六天。
这次演练从实战出发,以近年来比较多发的地震灾害为背景,进行灾后紧急医学救援多个科目的操练,重点展示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要领和关键环节,检验国家卫生应急队伍的现场处置能力和卫生应急指挥决策能力。这次演练设计的内容丰富,涉及的场景复杂。不仅快速、高效地开展各项现场处置工作,还实时、多角度地向俄罗斯代表团、国家及各省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展示现场演练过程,整体协同难度大,专业技术要求高。既考核了组织管理能力,又检验系统相关硬件设施的运作效能。演练中,各参演部门和单位认真筹划,密切配合,准备充分;现场指挥协调顺畅,参演队伍精神饱满,现场处置技术规范,较好地完成了演练预定的各项任务,得到了在场中俄专家的高度评价。
近年来,随着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日益密切,同江市与俄远东各州区之间在经贸、文体、卫生等方面密切合作,特别是中俄同江跨江铁路大桥的开工建设,更为中俄各领域深化合作架起一座发展之桥、机遇之桥和友谊之桥。作为此次联合演练的举办地之一,同江市地处三江平原腹地,虽属地震灾害非重点防御地区,但全市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始终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全面加强防灾设施建设,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荣获“全国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和“全省卫生城”称号,并被列为“全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