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省政府“龙江丝路带”建设的战略决策,给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作为没有口岸的巴彦县,如何在积极主动参与中实现自身发展?为此,记者采访了巴彦县委书记王春华。
9日,对王春华的采访,因她繁忙的公务一直到中午才得以进行。当记者直奔主题,谈到如何积极融入“龙江丝路带”建设,加快自我发展时,顿时消去了她的疲惫,因为记者所提正是她的工作重心所在。“巴彦作为哈尔滨近郊县,已被哈尔滨纳入一小时经济圈重点规划,我们就是围绕哈尔滨这个‘龙江丝路带’核心,将生猪、皮草(革)、粮食三大立县产业三路并进,积极融入‘龙江丝路带’建设,遵循‘龙江丝路带’总体规划要求,做好两个目标定位:一是建设以绿色、有机猪产品为主打的对俄绿色食品进出口精深加工产业园区,争创全国生猪产品第一县、中国‘绿猪之都’,打造对俄生猪产品进出口贸易集散地;二是建设环保型硝皮染色加工一体化的皮草(革)产业园区,争创全国皮草之乡,打造哈尔滨东北亚国际皮草加工贸易集散地。”谈吐间,透出了一位70后女县委书记的那份自信。
大项目引领
争创全国生猪第一县
王春华说:“我们立足哈尔滨‘巴木通方依’一体化发展战略,在招商中大力宣传以巴彦500万头生猪为核心、区域内生猪饲养量800万头的强大导向,吸引了全国500强和行业100强的雨润(大江)、正邦、大北农、金锣及七合等大企名企落户巴彦。”
今年重点推进了雨润(大江)22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和10万头猪场建设项目,10月可建成投产。全县生猪养殖合作社发展到60个,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标准化生猪养殖场达到88个,其中祖代猪场2个。在区域内形成了500万头饲养量、150万吨饲料加工、350万头屠宰的产业化规模,使巴彦由生猪饲养量的全国前三,向产业化发展的全国第一迈进。
下一步,在积极推进以金锣、七合、雨润(大江)、正邦为龙头的生猪产业化项目建设的同时,引领生猪产业由养殖、分割的初加工向熟食制品、钛蛋白、猪血清提取等高科技、高附加值方向迈进,争取引进几家大的肉食加工、猪血、猪皮、猪毛和内脏深加工项目,以及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猪粪有机肥生产等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完善配套金融、科技、信息、物流等服务体系,形成纵向成列、横向成群的生猪加工产业集群,叫响巴彦生猪地区品牌,尽快实现全国生猪产品第一县的目标。
龙头带动 打造皮草产业集群
巴彦地处北纬45度,坐落在世界养殖黄金带,养殖的貂、狐狸、兔子等毛密,肉质一流。投资2.3亿元的哈尔滨华强皮草开发有限公司入驻巴彦以来,通过几年的培育扶持,已成为集繁育养殖、毛皮交易、服装加工、人才培训、仓储物流等为一体的大型龙头企业。目前,该企业年育种能力达27万只,年毛皮交易量达400万张,占全国的1/5,已经成为全省最大的毛皮交易市场。年产成品裘皮服装5000件,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和欧美等地区。今年,由华强集团投资500万元的恰恰兔食品加工厂投产运营,年加工哈白兔100万只,生产不同风味的兔肉红肠、兔排、兔头等熏酱、肉灌、休闲系列美食制品,产品已进入哈尔滨市中央红超市,开创了东北地区兔肉分割及熟食制品的先河。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县特种动物饲养量已达245万只,标准化养殖场发展到73个,合作社发展到68个。为巴彦加快推进哈尔滨东北亚国际皮草加工基地建设,打造千亿产值工程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是皮草(革)产业化项目产业链中间有断档,本地没有具备消染能力的厂家,导致生产出的毛皮要想消染得到南方的厂家折腾两个来回。无形中增加了不必要的运输成本。”王春华说,下一步,我们将完善皮草(革)产业链,引进消染机器,使裘皮服装所有生产环节都在本地解决。
“依托我县养殖基础和毛皮鞣制、成衣加工渐趋完善的链条,瞄准哈尔滨海宁皮革城和华南皮草城两大市场,拉长特种动物产业链条,着力引进特种动物深加工企业集中入驻,配套引进投资平台做好资金支撑。最终目标是经过一段时间持续的努力,真正形成生猪、特种动物两大体系齐头并进的产业集群。”王春华言语中透露着坚定与信心。
技术支撑 舞动粮食精深加工产业链
巴彦县具有丰富的粮食资源,特别是近几年,粮食生产在国家政策的撬动和先进技术的支撑下,产量逐年攀升,品质持续改善,2014年粮食总产达到33.55亿斤,连续八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王春华说:“我们的目标是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全力做好粮食精深加工这篇文章,加快引进大型粮食精深加工企业,提高粮食产品的附加值。”
目前这个县先后引进了哈高科、龙良油脂、富裕酒业、元奥米业等粮食加工企业10家。今年重点推进了深圳华利集团投资2亿元的10万吨粮食标仓和4万吨猪肉冷链、30万吨糙米加工、10万吨大豆去腥粉项目建设。
下一步,充分利用巴彦玉米、大豆已取得的国家级绿色农产品地理保护标识和资源优势,做好深加工产业链策划,引进国内外知名的玉米、大豆深加工企业集团或跨国公司,做大玉米和大豆深加工业,引领产业链向食品工业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叫响巴彦玉米和大豆品牌,打造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同时,力求在绿色蔬菜生产、杂粮加工、食品深加工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巴彦县正在融入“龙江丝路带”建设中寻求新崛起,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巴彦必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绿猪之都”、“中国皮草(革)之乡”,有望摘掉省级贫困县的帽子,跻身“全国百强县”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