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1日讯 在没有交通信号灯的斑马线前,行驶中的机动车遇到行人,让还是不让?在这个问题上,海宁交警对驾车人贝先生作出行政处罚,贝先生则把交警告了。这是全国首例“斑马线之罚”行政案件,轰动一时。9月16日,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一审法院原判:处于强势地位的机动车应当主动停车让行。首例“斑马线之罚”案的宣判,应该为“车让人”还是“人让车”的争论画上句号,应该将曾经的“撞了白撞”扫进垃圾桶。这个行政诉讼案件告诉我们:驾驶机动车面对斑马线上的行人该避让时不避让也是一种违法行为。对此,交管部门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像处罚违停、超速、闯红灯、酒驾那样依法积极处罚,让司机们对斑马线心存敬畏。
“美甲师还用得着政府发资格证书吗?竟然还细分为五级!”关于“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评估报告中指出,有的地方对美甲从业人员也设有资格,而且分为五级,李克强就此指出,“这种资质评价,本来应由市场去认可。政府监管应该重点放在医疗美容方面,真正去管一管那些伤天害理的‘假美容’案件。”——美甲要资质,而且分五级,是一个近似笑话的例子。究其根由,无非是权欲膨胀,故意设置障碍罢了。
其实诸如美甲一类,让消费者用脚投票也就够了,犯不着那么严肃,真正需要严肃认真的,倒是医疗食品和生产安全这类大事。可偏偏在这些事关生命安全的事项上,常常显露出惊人的疏忽,比如天津特大爆炸案所涉及的危险品仓库选址的审批,就是这样。
日前,苏州园区某银行业务大厅来了三名不速之客,三名男子霸占了银行的两个柜台要求存钱,每次只存10元,存完后又继续拿出10元。这样离谱的存款行为一直持续了三天,最终,其中两名男子因涉嫌扰乱单位秩序,被园区警方依法行政拘留。储户与银行之间产生矛盾,进而采取宣泄的办法并不少见,最常见的便是这种持续存零的方式。当然,个案显得尤其极端,早已经跌出了道德的范畴。这种报复性维权的套路,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事实上不可能有真正的赢家。
广东韶关乐昌市沙坪镇一名干部因应酬喝酒致死,镇党委书记为了息事宁人违规动用75万元公款赔偿,结果牵出了当地前后两任镇党委书记的贪腐问题,其中的教训发人深省。复盘这起事件,就会发现小小一个酒桌成了腐败行为的中介。酒店老板承包了大量政府项目,宴请镇政府的主要领导,本来就行走在利益输送的灰色地带。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以后,如此胡吃海喝,也属于顶风违纪。纪律和规矩这根弦一旦在酒桌上松下来,觥筹交错之间贪欲就会随之滋长,进而打出各种擦边球,甚至铤而走险。当然,喝酒致死,又以违纪手段来善后,是极端案例。但干部一旦信奉了庸俗的官场哲学,把酒席当成谋取利益的敲门砖,把饭局设计成扩展人脉的渠道,能忍住不伸手的人实在不多。从这个意义上讲,韶关这一事件对广大党员干部是一个警示:只有从严从实要求自己,做到“不该吃的饭不吃,不该喝的酒不喝,不该聚的会不聚”,才能远离贪腐陷阱,防止一失足成千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