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3日讯 (记者 孙英鑫) 每周一三五这几天,家住哈尔滨市香坊区的李克蕴就格外忙碌,除了带领老伙伴们排练舞蹈之外,还要设计舞蹈动作和演出服装的款式。

李克蕴身着舞蹈服。
“快到国庆了,我们正排练一曲祖国万岁舞蹈,准备在国庆节期间献给广大市民”。23日,记者在哈市香坊区文体中心内见到了李克蕴,现年73岁的她身着一身舞蹈服,显得是那样神清气爽,颇具文艺范儿。
2002年,已退休在家的李克蕴添钱添物组织起了一支50余人的丁香花艺术团,12年间,艺术团人员不断更替,人数已达3000余人,人员基本都是退休的老人,义务演出已达近400场,极大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今年58岁的吴力军是艺术团成员之一,入团已三年的她表示,老年人就要有不老的情怀和对生活高品质的追求,用舞蹈无声的肢体语言,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健康快乐的向往。
2014年4月,哈尔滨市老年文化活动基地在哈尔滨市松北区举行揭牌仪式。据了解,活动基地可为老年人免费提供欢乐大舞台、图书室、舞蹈室、书画室等多种文化娱乐场地,同时开设文学、书画、雕刻等主题沙龙,并为老年人开展娱乐活动配备专业教师,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据了解,哈市老龄部门将依托该文化基地,完善老年文化教育体系,通过该基地构建文化养老新思路,让更多老年人畅享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
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黑龙江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已达608.9万,占人口总数的15.8%。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让老年群体需求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在物质养老不断满足的基础上,老年人迫切需要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来愉悦身心。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切实承担起老龄事业发展的主导责任,将老龄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老龄人口规模,逐年增加经费投入,确保老龄事业发展经费与年度地方财政收入同步增长。同时,鼓励、吸引社会资金投入老龄事业,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的办法兴办老年服务设施,切实加强老年人优待工作,让老年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