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兴安岭
搜 索
舌尖上的绿色唱活转型大戏
2015-09-28 14:30:16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闫捍江 刘大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9月28日讯 在9月21日结束的2015黑龙江国际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博览会暨哈尔滨世界农业博览会上,在上千家参展企业的展位中,大兴安岭展区前来来往往的南方客商络绎不绝。这次展会上,大兴安岭地区共达成贸易合作项目3个,贸易额3650万元,其中蓝莓加工项目1800万元,有机大豆深加工项目1500万元,蜂产品销售项目350万元。

  发展生态主导型六大产业

  博览会上,来自中国野生蓝莓之乡的大兴安岭精心组织了30家绿色食品企业携带蓝莓果干、果酒、黑木耳、北虫草,食用菌、农副产品、保健食品等12大类800余种产品登场。博览会开幕当天,记者随众多需求合作伙伴、购买食品的中外企业家、客商及哈尔滨市民涌入大兴安岭展厅。“最敢叫响绿色食品的地方”、“生态环境优良”、“林下健康食品”、“中国野生蓝莓之乡”等宣传语格外醒目。在人们心目中大兴安岭的绿色食品“最纯”。哈尔滨宇辉酒业经贸公司经理蒋朝辉被百盛蓝莓科技开公司的产品吸引,经过相互了解,初步达成销售合作事宜。鹤岗的销售商看好林格贝有机食品公司的产品,达成相关销售事项。近年来,大兴安岭地区抓住国家林业转型发展的契机,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坚持生态优先,产业立区,创业富民,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生态主导型的六大产业,将绿色森林生态食品业放到重要位置来发展,其纯天然、纯绿色、无污染、无残留的生态绿色产品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喜爱的产品。

  打造最纯森林生态食品

  大兴安岭最敢叫响绿色食品地方的底气:8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森林覆盖率达81.86%,全区多数区域仍处于原始状态,森林、水、土壤和大气都保持着良好的自然形态,茫茫林海中的食用菌、山野菜、野生浆果等山特产品储量丰富,并且这里地广人稀,农业开发晚,土壤肥沃且没有化学污染,是世界上少有的一块无污染的净土,使得开发绿色食品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

  近年来,大兴安岭在转型发展中,大力发展绿色森林生态食品产业,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初步形成了由分散生产、加工、销售的自发阶段向政府引导、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千家万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全区拥有绿色特色食品企业86家,产品10大系列800余个品种,目前实现产值达30多亿元,拥有67个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其中5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个中国驰名商标。特色产品批发市场运营良好,逐步完善了“大兴安岭电子商城”等交易平台。重点扶持塔河超越、阿木尔北极冰蓝莓酒庄、新林依莓公司、加区百盛蓝莓等企业实现稳步增速。2011年以来,全区重点推进的绿色食品产业项目共29项,达产8个,累计实现产值88601.6万元,利润17853.7万元,税金3338.21万元,带动就业人数4779人。

  “绿博会”为展示纯绿色森林生态食品搭建了平台,“大兴安岭最宝贵的核心品牌就是绿色,这也是我们来这里淘宝的目标”。浙江从事山产品批发的老板宋欣说,通过一家一家展台品尝、比较,大兴安岭的山野菜、野生浆果产品成为他的投资重点。据大兴安岭地区绿色产业处介绍,大兴安岭蓝莓、黑木耳等绿色森林生态产品深受中外客商的喜爱,蓝莓果干、果酒、黑木耳等产品不仅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还远销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成为拉动林区发展、职工致富的重要引擎。

  加快森林生态食品提档升级

  2014年,他们以大兴安岭林区特色产品批发市场和塔河新建市场为中心,建立政府引导、企业和个人为主体的市场销售运作模式,建立旗舰店(直营店),逐步完善林下产品交易、物流、配送、仓储集散等功能。同时,强化林下产品品牌建设,对达到一定规模和质量标准的,统一使用“大兴安岭”商标。加快培育产业龙头,加强与宛西制药、康恩贝等企业联系,争取尽快建成投产。

  今年,大兴安岭深度开发野生蓝莓、红豆、榛子以及桦树汁等产品,力争把野生浆果、野生坚果等加工业做大做强。发挥近300万亩耕地的优势,发展有机非转基因大豆、小麦等作物,精心做大马铃薯种业。抓好木耳、灵芝、猴头和森林猪、森林鸡、黑头羊、冷水鱼、狐貉等食用菌、特色动物养殖,根据原料、场地和市场价格等生产要素,科学确定和调整养殖数量及品种。

  为解决产品售价低和品牌少的问题,大兴安岭今年投入1200万元,推进了电子商务、产品检测中心和品牌旗舰店建设。目前,大兴安岭全民创业电商产业园已投入运营,入驻企业10家,创业者40名,电商产业园二期正在建设之中。淘宝-特色中国大兴安岭地方馆正式开馆上线,组建了电商产业协会,建立了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产品检测中心已整合完毕,直销店建设正在推进当中。全区共养殖食用菌1.3亿袋、森林猪7.1万头、森林鸡60.5万只、狐貉14.8万只;种植中药材6.9万亩,加林局寒温带道地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被确定为国家级示范基地。

  大兴安岭还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扶持产业发展,使食用菌产业发展加速,全区现有加工企业13家,区内交易市场35处,国内经销场所151处,黑木耳、猴头、灵芝、毛尖蘑、香菇、平菇、北虫草等种植基地96个面积达19167亩,养殖食用菌13702万袋,菌包厂13个。目前全区拥有“北奇神”全国驰名商标、“永富”黑龙江省著名商标、“大兴安岭黑木耳”经国家商标局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呼玛黑木耳”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28个产品被认证为有机食品。

责任编辑:张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