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30日讯(记者 许俊鹏)记者从30日下午召开的全省秋季农业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当前,“秋分”已过,各类农作物已经完全成熟,秋收生产进入攻坚阶段。会议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精心组织,科学推进。按照今年全省秋收生产的总体要求,抢夺有效时间,加快秋收进度,提升质量标准,确保颗粒归仓,实现丰产丰收。
会议指出,抓好秋季农业生产工作,不仅关系到能否实现全年农业生产战役的全胜,也关系到明年农业生产能否开好局、起好步。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全力抓好以秋收、秋整地为重点的秋季农业生产工作。
要突出“快”字,就是秋收进度要快。目前,全省秋收生产已经由北向南、自西向东陆续开镰。据气象部门预报,10月份全省气温略高,降水偏少,总体有利于秋收生产。各地要抢抓晴好天气,广泛发动群众,大打秋收攻坚战役。要坚持因地制宜、因作物制宜,成熟一块收获一块。各地要科学调配好机械力量,特别是发挥好现有1107家农机合作社的作用,科学调度合作社4.9万台大型农机装备,达到满负荷作业。总的时间要求是,各积温带都必须抢在第一场雪到来之前,全部收获完毕,绝不能发生雪捂庄稼的现象。
要突出“高”字,就是秋收标准要高。今年国家对玉米临时存储收购政策进行调整,不但价格降低,而且对质量标准要求更加严格,明确将生霉粒含量指标控制在2%以内。超过这一指标粮库拒收,这就要求农民必须把秋收标准搞好,进一步提高粮食品质,达标上等卖好价。
要突出“增”字,就是秋整地、秋起垄面积要增。秋整地期间,省里将成立督查组,对深松进度慢、作业面积少的进行督查通报。今年我省将继续对30厘米以上深松作业给予每亩20元的补贴,深松自动检测系统也得到了完善和升级,为防止漏报,杜绝虚报,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要强化秋整地标准,深松深度要达到30~35厘米,打破犁底层,所有秋整地地块都要实现深松、耙耢、起垄、镇压连续作业,一次到位,达到待播状态,不搞“半截子”工程。
要突出“早”字,就是秋备土、秋做床要早。秋做床、秋备土是保证明年水稻育苗抢农时、提标准的重要措施。要坚持春时秋抢、春灾秋抗,提早动手,高标准抓好水稻育苗秋备土、秋做床工作,为明年水稻苗齐、苗全、苗匀、苗壮和再夺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要突出“好”字,就是秸秆综合利用要好。实践证明,秸秆综合利用的最好方式就是直接还田。今年省农委结合我省实际,总结出了不同地区和不同作物的秸秆机械化还田操作规程,制定了《玉米秸秆还田耕种技术指导意见》和《水稻秸秆还田耕种技术指导意见》。各地要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以农机合作社为推广示范基地,认真抓好秸秆还田工作。特别是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佳木斯等大中城市周边地区,更要把秸秆利用问题解决好。各地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监督管理,绝不能图省事进行秸秆焚烧造成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