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稀罕事儿
搜 索
"医联体"实现三甲医院无缝对接 绿色通道开启零等待
2015-10-03 13:32:42 来源:东北网  作者:陈南竹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3日讯(记者 陈南竹)75岁的王淑琴老人近期进行了股骨头置换手术,手术期间出现并发症,几经与死神的生死搏斗。10月3日,记者在哈尔滨市道里区共乐光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病房内看见了王淑琴老人,如今她每天都在一点点的康复,回想起患病期间老人留下了感激的泪水,老人的女婿李智敏也说:“多亏‘医联体’救了我妈的命啊!”

  王淑琴老人今年5月突发脑梗,治疗康复后出院,恢复期间不慎摔倒,在哈尔滨市道里区共乐光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断为股骨颈骨折,由于社区医院无法治疗,医生开出转诊单后,共乐光华社区医院副主任赵希君立即与哈医大二院取得联系,经绿色通道将老人直接转诊到哈医大二院进行手术治疗。

  8月20日,王淑琴老人病情稳定后转诊回到哈尔滨市道里区共乐光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治疗。王淑琴的家人告诉记者,在大医院就诊的费用对于一个工薪家庭来说实在是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一天3000多元的住院费与社区医院每天不到100相比实在是天壤之别,但享受的治疗与服务确实一样的。刚转诊到社区医院时,王淑琴老人处于气管插管状态,无法说话,只能用文字与家人沟通,不到一个月的恢复治疗,老人日见好转,如今气管插管已撤除,可与家人进行语言交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医联体”的发展目标就是要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其中双向转诊制度在社区居民中间很受欢迎。据了解,就向上转诊而言,现在通过“医联体”转诊的患者优先以急、重症患者为主,其他慢性病社区居民想走绿色通道,还是需要根据对上医院的病房床位情况排队等候入院。另一方面,对从大医院到社区医院的“下转”而言,“医联体”更是意义重大。患者“下转”既符合医改精神——“小病在社区、康复回社区”,同时也能缓解大医院医疗资源紧张的难题。

  哈尔滨市道里区共乐光华社区医院副主任赵希君告诉记者,今年哈市医联体将开始逐步实行社区首诊,急性病和慢性病分开治疗。现在哈市各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开展“家庭医生”服务,让市民愿意在社区首诊,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再转到大医院,最终实现双向转诊。

责任编辑:姜继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