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中国作协对外联络部原主任刘宪平:战争与记忆
2015-10-07 12:36:10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刘宪平在发言中说,对于学者而言,提到战争,他会联想到很多,斯巴达克起义,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十字军东征,成吉思汗西征,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战争,西方国家针对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两次世界大战,越南战争,朝鲜战争,两伊战争,阿富汗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在2015年,特别是到了下半年,提到战争,毫无疑问,这两个字眼在记忆中掀起的回忆就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作战争胜利70年。

  八十多年前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蹂躏之残,杀戮之酷,可以说在人类历史上是创造了野蛮之最。这段历史怎么可能在短时期内被记忆遗忘呢?回过头去看二战,无论欧洲的苏德战场,还是亚洲的中国战场,哪一面失手都会导致历史进程的延缓。为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和苏联人民做出了最大牺牲,分别失去了几千万人口。牢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和平,警世未来,这是两国人民的共识。

  铭记历史,并非记仇,报仇,而是旨在珍惜和平和友谊。今天,两国的战争题材文学创作都遇到了同样难题,就是经历过战争的一代作家已经相继离去,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要写好战争,这是挑战。而市场化的图书市场,不能保证它有销路。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创作题材即使出现很好的新作,也重复不了昔日的辉煌。这是两国战争文学创作者面临的共同问题。然而,它的缺失,不但令人遗憾,甚至会出现一些始料不及的后果。

  记忆具有约束的力量,其实也是历史的力量,牢记历史,才可避免重蹈覆辙。

  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战争与和平的演义史,战争之火从没有在地球上熄灭过。让战争记忆不死,让战争记忆永远鲜活,才能永续和平。文学要发扬光荣传统,勇于担当,继续在战争题材创作中挖掘共同的认识,共同的志向,共同的追求,捍卫人民共同的利益,为世界和平做出无形但有分量的贡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