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2015龙江最美警嫂候选人”系列报道之十七:精心抚育患病孩子的邹慧新
2015-10-07 13:19:44 来源:东北网  作者:苑国凯 周秘 雷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7日讯 (苑国凯 实习记者 周秘 记者 雷蕾) 邹慧新2006年与大兴安岭支队新林区大队教导员(现职务)张学强结婚,为了支持丈夫工作,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包揽了全部家务,精心抚育患病的孩子,使丈夫及时、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公安消防工作,丈夫先后被省公安消防总队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警官标兵,被公安部评为公安消防部队优秀党务工作者。

鼓励儿子张嘴说话。

  充分理解未曾抱怨

  刚结婚时,邹慧新就深深体会到了做警嫂的不易。2006年刚在河南老家举行完婚礼,丈夫就接到带队上山扑火的命令,辗转两天从河南回到呼玛,连把她送回新房的时间都没有,只留下了一句“你自己回妈家吧!”就杳无音信的消失了10余天。明知山里没有手机信号,但她还是每天望着手机发呆,满心希望能接到丈夫的电话。当再次见到满身疲惫的丈夫时,她满腹的担忧都变成了涓涓爱意,抱着丈夫说:“你可回来了,你知道我有多么担心你么?”

  2007年,在她怀孕期间,丈夫被抽调到700多公里外的大庆参加集训,在最需要丈夫呵护的时候她却独自一人承受着妊娠的强烈反应,手脚浮肿,吃不下去饭,但她却始终未向丈夫提起,生怕影响丈夫集训。面临分娩时,由于呼玛县医疗水平差,尽管是剖腹产,还是造成大出血,多亏战士们献血,才保住了邹慧新母子俩的性命。

  2009年5月,为了支持丈夫安心工作,她毅然把自己苦心经营了8年的美容店兑了出去,随丈夫来到了加格达奇区,一心照顾丈夫和孩子。当年丈夫的工作得到了支队领导的充分肯定,年底被提拔任命到新林区大队工作,她又义无反顾的随丈夫来到了新林。

  独自照顾患病孩子

  2010年,已经3岁多的孩子还不能发出清晰的声音,甚至有时大小便还不能自理,到哈尔滨检查后,孩子被确诊为疑似自闭症患者,邹慧新感觉天好像塌了下来,大哭一场后她带着孩子开始了艰辛的康复之路。连续两年独自一人领着孩子在哈尔滨残疾人康复中心进行康复训练。每堂训练课她都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一遍遍的带领孩子做各种各样的训练,经常累得满身是汗,每天下学回家她都累得想把自己扔在床上好好休息休息,可是她还要做饭、哄孩子吃饭,直到把孩子哄睡着了,她才能躺下休息一下。有时她也会暗自流泪,也想找个人靠一靠。可是,她能指望谁呢?婆婆远在河南,妈妈年龄又大,唯一可以依靠的丈夫为了万家的幸福却不能陪伴在自己身边。

  委屈的泪水一次次滑落,但又一次次被擦干。她知道丈夫工作忙,单位缺不了他,也无法帮助自己,个中的艰辛与凄苦她全都自己扛。疲惫的身躯再次站立起来,孩子的训练依然独自扛起,一遍又一遍的领着孩子做各种训练。经过多方面的训练,已经快5岁的孩子终于会清晰地喊“爸爸、妈妈”了,也逐渐从“叫爸爸,哎!”的自问自答中搞清楚了“你、我”的区别,还认识了红黄蓝绿等色彩。从哈尔滨回家之后,她仍然坚持对孩子进行辅导训练,同时积极搜寻治疗自闭症的各种疗法,在2013年、2014年多次带孩子去北京进行中医治疗,经常煎药至半夜。如今,已经8岁的孩子虽然还是不善于与他人交流,但已经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愿。

  2014年9月,在与学校充分沟通后,孩子走进了课堂。为让孩子逐渐适应学校生活,邹慧新再次做起了“小学生”,每天与孩子一起上学、听课、学习。由于孩子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上课期间邹慧新要坐在孩子身边不时的进行提醒,一旦孩子有情绪失控或者坐不住的时候,她都及时的对孩子进行安抚,使其能够安静。长达半年多的辛苦付出,使得孩子已从刚入学时的仅能坐三五分钟到现在能安静地做30分钟了,也学会了近百个汉字。

  几年的婚姻生活,使她已经听惯了消防警笛的声音,习惯了做为一名消防军人的妻子,习惯了为家为丈夫去付出,也习惯了自己来背负生活中的艰辛。“警嫂”这个称呼,对她来说,是肯定更是鼓舞。她将用最大的热情辛勤操持家务、最深的温情精心抚育孩子、最大的亲情孝敬双方老人,用中国女性博大的爱心和广阔的胸怀消除丈夫的后顾之忧,做丈夫的坚强后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