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15日讯 15日零时起,齐齐哈尔市又进入了长达6个月的采暖期,中心城区28家供热企业担负的398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区域,在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已经相继开栓为热用户送暖。
记者昨天从市住建局供热燃气管理处了解到,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的供热面积已接近4000万平方米,相比去年增加120多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老旧管网改造、小锅炉撤并等工程,使齐齐哈尔市今年成为有史以来供热投入资金最多、力度最大的一年,为提升室温提供了充分保障。
昨天上午10时许,阳光集团万达供热景新供热站内,锅炉炉膛内已经烈焰滚滚。当天早8时,该站就按照公司统一调配,陆续向辖区30万平米供热面积开栓供热。作为全市最大的供热企业,阳光集团已经在供热前完成全部检修任务,储煤量达到23万吨,为整个供热期的70%。
在华电齐热集中控制室,发电运行部值长张宇紧盯着显示屏上的各项参数。从13日晚10时开始,鹤城热网负责的1400多万平方米供热面积开始迎来第一股热流,最高出水温度达到67℃。为了开栓供热安全稳定,公司今年投入8700多万元新建了一台116兆瓦热水锅炉,又有200多万平方米并入热网。
供热工作是鹤城冬季最基本的民生需求。经过住建部门的积极努力,齐齐哈尔市的供热布局正向大型化、区域供热转化。据市住建局供热燃气管理处副主任陈宝和介绍,今年齐齐哈尔市供热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和各部门的高度重视,早在5月份就开始启动供热准备,从那时起,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基本就告别了节假日休息。到供热开栓时,原计划撤并69台小锅炉实际完成了78台;原计划改造23公里老旧管网实际完成了80公里;顺利完成了50万平方米老旧住宅楼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截至14日,全市供热企业已完成燃煤储备68万吨,达到计划的72%,为今冬明春供热做好了准备。部分供热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把提前开栓送热做成了常规工作,值得称赞。
刚刚进入采暖期,因锅炉及供热设施重新启动,部分供热管线及供热设施存在“气堵”等常见现象,热量难以及时到达户内供热设施,影响供热质量。为此,市住建局供热管理处加大监管力度,昨晚开始组成3个检查组,深入到各供热站进行监督协调,督促各供热企业及时排查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