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0月17日讯 政要聚首、政策发布、经贸洽谈、企业对接、信息汇集、智慧碰撞……在展现了无数精彩、聚合了诸多亮点、收获了累累果实之后,第二届中俄博览会暨第26届“哈洽会”完美落幕。
如果说,第一届中俄博览会,是过去“哈洽会”的一次转型升级,本届中俄博览会,则是内涵上的一次飞跃。博览会取得的成绩,不仅在于博览会自身。中俄博览会已经成为中俄两国政府共同打造的旨在深化两国经贸合作关系,促进要素市场整合,形成新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共同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重要窗口和平台,是中俄两国企业通向世界的“黑龙江通道”。
中俄博览会是一个推动中俄全面合作的平台。由“哈洽会”升级而来的中俄博览会,一直受到两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不断发出中俄全方位合作主流信号。本届博览会集中体现了中俄两国“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的对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俄远东及东西伯利亚经济发展战略的对接,自贸区与俄远东跨越式发展区和自由港的对接。中俄博览会开门迎客的第一天,由普京总统签署的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法案正式生效。这不仅仅是中俄两国企业合作的重大利好,更是中俄两国共享“一带一路”机遇,全面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契合,而中俄博览会则是最重要的平台和支点。
中俄博览会是一个中俄产业有效对接的平台。本届中俄博览会围绕“对接合作——丝路经济带新机遇”的主题,突出中俄全方位交流合作。俄罗斯100多个企业和机构,国内600多家企业参加博览会,尤其是俄罗斯大企业、金融机构和国内54家对俄合作企业参会,可谓盛况空前。博览会期间,中俄各部门、各行业之间,通过圆桌座谈会、推介会、项目对接会、研讨会等多种方式,展开了全方位的务实合作,中俄两国支柱行业领军企业之间,以“一对一”、“一对多”模式开展务实有效对接。博览会既是中国企业走向俄罗斯、走向世界的一个平台,也正在成为俄罗斯企业走向中国、走向亚洲、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是中俄两国不可或缺的“黑龙江通道”。
中俄博览会是一个开放的面向世界的平台。本届中俄博览会是中俄两国的协奏曲,也是多国合作的交响乐。由于有了俄罗斯的深度参与,以中俄全方位交流合作为重点,带动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务实合作,竞争力、影响力和国际化程度得到进一步提升。本届博览会境外103个国家和地区近万名客商参展参会,1279家参展企业和单位,国际和港澳台参展数量近500家。在中俄合作的大背景下,东北亚各国及周边国家通过博览会得到更多商机。
作为东道主,中俄博览会是黑龙江省对外开放的重要名片。第一届中俄博览会,使黑龙江的开放功能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第二届中俄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则是黑龙江经受了一次全方位的检验。黑龙江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加快推进“龙江丝路带”而形成的全新魅力,正在吸引世界的目光。黑龙江成为东北亚地区的进出口商品集散地和贸易中心、环东北亚经济中心的目标,已经由远而近。而这一切,正如一位媒体人所说:一切从哈尔滨开始。
人们关注什么,什么就是热点。本次博览会的最大热点之一,就是“龙江丝路带”。国家“一带一路”规划的提出,“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使广阔的俄罗斯市场一下子变得近在眼前。这也是吸引众多企业纷纷抢上博览会这个大舞台,抢抓“龙江丝路带”这个新机遇,驶入中俄全方位合作共赢的“快车道”的核心因素。很多重量级的央企都是第一次参加展会,与黑龙江合作,与俄罗斯合作,成为他们的强烈意愿。“往南看,哈尔滨是中国的神经末梢,往北看,哈尔滨就是最前沿,是和深圳、香港一样的口岸。”一位企业家说出了人们共同的想法。这一切,则来自于“龙江丝路带”创造的新机遇。
经贸合作,永远在路上。一次博览会,只是一次欢乐聚首的驿站,博览会的落幕,只是经贸交流的开始。面向未来,黑龙江独特的作用和优势一定会继续发挥,也一定会有新突破,创造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