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0月17日讯 题:携手,站在全新起点上——写在第二届中俄博览会暨第26届“哈洽会”闭幕之际
这是“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两大战略紧密对接的平台。
这是我国唯一一个与其他国家共办的国家级机制性展会平台。
这是一个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更加开放的交流平台。
10月12日至16日,来自世界五大洲10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境外客商齐聚哈尔滨,刚刚过去的五天,黑龙江因第二届中俄博览会暨第26届“哈洽会”而与世界相约。
“三大对接”擎起国家战略
政要聚首、政策发布、信息汇集、智慧碰撞……博览会承载着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重要共识、推进中俄两国战略合作的重要使命。
对接中俄两国“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远东及东西伯利亚经济发展战略,对接自贸区与远东跨越式发展区和自由港——早在开幕之前,本届博览会就被寄予了诸多期待。
“按照两国元首和总理达成的共识,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俄罗斯发展战略对接,重点推进航天、核能、民用航空、跨境运输等领域战略性大项目合作,争取取得新的合作成果”,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与俄罗斯副总理罗戈津的会晤以及表态,通过中俄博览会发声,不仅宏观指引中俄两国重点合作领域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成为各国投资和经贸往来的风向标。
俄罗斯9个部委以及22州区的37个代表团参会,副省部级以上官员36人。国内20个国家部委以及27省区市51个政府代表团、36家中央企业和22家银行参会。中俄两国政府部门和机构共同举办专题商务活动13项,涵盖地方合作、远东跨越式发展区、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机电、林业、跨境电商、矿业、海关、技术规范、旅游、青年、工程技术、智库等领域。13场活动,直面问题,深挖潜力,真诚以待,签署了一系列会议纪要、谅解备忘录等文件。论坛发出中俄合作主流声音,指引合作方向;推介会形成权威发布,让产业界了解并找准合作新机会;磋商形成的成果,有可能成为中俄两国多个领域合作的新起点。
共同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与远东滨海1号运输走廊、2号运输走廊建设,推进同江—下列宁斯阔耶黑龙江界河铁路大桥建设,加快推进黑瞎子岛口岸开通、扩大绥芬河铁路口岸通行能力……围绕落实中俄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博览会促进了一批重大中俄合作项目的实施进程。
大企业大产业合作,将成为为之配套的中小企业的风向标。
营口奥捷集团的销售部长张强一口气参加了六个对接推介会。他说,想做中俄经贸,就得到中俄博览会来,不仅是寻找合作机会,更重要的是了解合作风向,为企业的战略方向提供参照。这次在林业对接会上,他就捕捉到了不少对企业有益的信息。
全方位交流奠定务实合作基石
利用参会空闲,哈巴边区州长什波尔特到哈尔滨万达广场参观,遇到的中国普通民众都非常友好随意地打招呼,让他没有身在异国他乡的感觉,而这种因彼此了解与交流而渐渐产生的亲切感绝非个例。
在“哈巴罗夫斯克边区日”开幕式暨远东歌舞团音乐会上,来自远东歌舞团的艺术家们特别用中文演唱了《月亮代表我的心》《江山》《青藏高原》等8首脍炙人口的中国歌曲,并用中俄双语演唱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当俄罗斯艺术家身着中国服装,用歌伴舞的形式演绎中国歌曲时,中俄观众都在心底涌出对彼此的认同感。
全方位交流奠定人文合作基石。本届博览会,中俄媒体、教育、医疗、体育、摄影、绘画等各领域展开全方位交流,在绘画展、摄影展、文艺演出、拳击比赛等一系列交流中,中俄双方民众感受到了对方文化的魅力,并由此产生了了解与信任。
建立在相互了解、信任和友谊的基础之上,中俄产业界开始深入挖掘稳定富有效益的经贸合作空间。
博览会只是经贸交流的开始。早在第一届中俄博览会后,我省根据双边比较优势、经济结构、贸易结构等信息,在俄罗斯多个州区开展了进一步的对接洽谈活动,并由双方商务部门深入细致地梳理形成了几百个对接项目,使得参会企业带着对彼此的了解而来,带着具体合作意向而来。
老朋友喜相逢再续合作,新机缘新朋友更迎新机遇,彼此需要就是坚实合作理由。阿尔汉格尔斯克州、滨海边疆区、阿穆尔州、犹太自治州、外贝加尔边疆区……俄罗斯20多个州区带着中文宣传册,带着中文的宣传片,带着合作诚意而来。
对接合作,共迎丝路带新机遇。这一理念得到俄罗斯从高层到企业界的认同。乌拉尔工商会主席安德列·别谢金透露,该工商会已经有开展“一带一路”研讨与对接会的想法,以此在俄罗斯产业界宣传“一带一路”理念,促进中俄企业合作。
虹吸效应带来更大朋友圈
泰国的珠宝、首饰、工艺品、旅游品,马来西亚特产白咖啡、燕窝、休闲食品,意大利的火腿,希腊的橄榄油,法国、西班牙、希腊的红酒,德国的啤酒,台湾的美食,尼泊尔的手绘唐卡,印度红檀木特色家具……走进展馆里的A厅,让人有走遍世界的穿越之感。
因释放中俄要素重组新优势,中俄博览会同时也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吸引了更广大的朋友圈。
本届博览会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韩国、日本、泰国等21个国家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479家企业和机构参展,占参展企业总数的38.3%,为历届展会国际化程度最高。在市民们品美食、开眼界、购物狂欢派对的欢乐中,“一带一路”沿线的商界人士惊喜地发现着彼此,把握着各自的商业机会,梳理着产业对接的脉络。
“一带一路”建设需资金融通,在津巴布韦驻华大使,南非、肯尼亚、科特迪瓦、利比亚驻华使节的共同见证下,中非发展基金与黑龙江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非洲为视角,推动产能合作。
来自世界五大洲10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境外客商参会。“对接合作——丝路经济带新机遇”,本届博览会被赋予更广泛的国际化内涵,除中俄两国从政府到民间的密集推介、洽谈、对接外,东盟国家企业对接洽谈、海外华侨华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韩国经贸合作对接……一系列沿线国家参与的务实活动带来了越来越广大的朋友圈。一些欧美国家的机构和企业也来到博览会,寻找“一带一路”商机。
既“高大上”又“接地气”
纳米技术、T-50,“4++”代苏-35C歼击机飞机模型……在俄罗斯馆内,涉及军工、航空、高新技术、电子、电力能源、物流运输、化工、林业、农业和食品、投资和电子商务等领域的俄罗斯参展企业让人清晰触摸俄罗斯工业脉搏。
同样在B厅,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携旗下互联网+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大通关,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税务信息化,智能交通,粮食流通信息化,人口信息管理,云存储服务器等八个系统解决方案精彩亮相。将发挥先进信息技术优势,借助中俄博览会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
在C厅,大庆: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绥化:农区现代化;大兴安岭:筑牢北疆绿色长城,拓展中俄贸易通道;同江:打造“龙江丝路带”重要节点;伊春:绿色生态之都……对接“一带一路”产业,黑龙江各地市也将各自的产业优势清晰定位。
政要聚首、共同发声、政策发布、信息汇集、引领方向,特装布展、清晰产业定位,中俄博览会的“展”、“论”、“谈”,绝对“高大上”。
另一方面,A厅琳琅满目的世界商品展示与交易,仍然承继着“哈洽会”多年培育出的“接地气”特点。因这“接地气”的“哈洽会”品牌影响力,使得博览会拥有一批已经追随多年、伴随着“哈洽会”成长的忠诚参展商。
秀丽的图案、精致的针法,渤海靺鞨绣第四代传承人孙艳玲,8年前第一次登上“哈洽会”展台,企业还是以学校为载体的手工作坊。如今,第8次携带渤海靺鞨绣这一源自古丝绸之路的产品参展,已成为接受世界订单的知名企业。在今年的博览会上,借力“一带一路”新思路,渤海靺鞨绣受到更多人的喜爱。
不但黑龙江的企业因博览会而成长,A厅的国际和港澳台展厅内也有一批来自国外的参展商,借助博览会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也因此,今年虽招展时间短,但时间刚一确定,A厅马上爆满。
既要“高大上”,又要“接地气”,转型升级第二年的中俄博览会渐渐定位清晰。因这准确定位,也使得博览会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本届博览会,中外记者齐聚黑龙江,包括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等媒体在内均对中俄博览会给予深度充分报道,还通过凤凰卫视欧洲台、美洲台和中文台、资讯台进行全球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