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0日讯(郑鹏飞 岳海兴 记者陈显春 郎艾迪)金秋十月,绥化市项目建设再掀热潮。10月20日,由汇源植物油有限公司投资1.1亿元建设的有机杂粮及亚麻籽油生产加工项目,在兰西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奠基。当日,共有101个产业项目在绥化各地集中开工或复工,计划总投资95.14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0.9亿元。

奠基现场。东北网记者 陈显春 摄
踏准政策鼓点扩大投资,紧跟市场节拍务实招商,项目引擎为绥化加速实现新型工业化提供了强大动力。今年以来,绥化市以加速实现新型工业化为目标,围绕市场导向、政策导向、问题导向推进产业项目建设,项目开工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目前全市开复工项目累计已达317个,计划总投资近400亿元。
密切关注并准确把握国家和省的政策走向,敏锐捕捉政策信号,用好用足用活政策,是绥化市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推进项目建设的重要打法。依据《国务院关于税收等优惠政策相关事项的通知》要求,这个市制定了《关于促投资稳增长的实施办法》,支持企业发展壮大、盘活存量,对现有生产加工类企业扩大再生产给予税收等优惠。这一利好政策极大激发了企业投资热情,一些原有企业纷纷追加投资,再上新项目。

黑土优选杂粮展示。东北网记者 陈显春 摄

铝蜂窝复合板项目产品展示。东北网记者 陈显春 摄
兰西县汇源植物油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利用兰西当地资源优势结合先进加工技术,生产亚麻籽油、紫苏籽油、月见草油等营养型植物油及精品杂粮。受益于绥化市今年出台的《关于促投资稳增长的实施办法》,这家企业再次迸发出投资热情。据企业负责人戴天祥介绍,此次开工建设的有机杂粮及亚麻籽油生产加工项目占地2.2万平方米,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亿元,年创税1050万元,并可安置160人就业。
抓住国家放宽投融资政策和地方债转换政策等机遇,绥化市搭建政府性融资平台,引导企业依托资本市场实现直接融资,积极对接资本市场,迅速集聚资金流。目前,该市已有龙蛙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庆东阳光农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信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为企业做大做强创造了良好条件。
绥化市提出大力推进“互联网+”,借助现代营销平台和运营渠道,使优质农产品、工业品以及其他具有农区特点的消费产品卖出好价格、获得高收益。北京网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在肇东市建设电商平台,弥补了传统农区产业结构上的短板,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绥化市在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中紧紧围绕市场导向,强调按市场需要对接项目、引进投资。海伦市依托优质大豆资源,引进有机豆制品加工项目,年可加工豆制品1.5万吨;庆安县依托优质稻米资源,引进6家稻米精深加工及仓储企业同时开工;兰西县依托优质蔬菜资源,引进两家蔬菜加工及冷冻项目,投资额均超过1亿元……在本次开复工的项目中,农产品加工及粮食仓储项目达三分之一以上,这些项目符合优质化、营养化、功能化食品需求旺盛的市场趋势,并对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都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顺应社会工商资本向农业领域、基础设施领域加速流动,产业投资向资源优势地区、能源宽裕地区和原料供应地区加速转移的趋势,绥化市进一步激发全民招商的积极性,在业已全面启动的2015年“招商之冬”活动中,绥化市将遵循市场规律,抓住政策机遇,变冬闲为冬忙,变冬懒为冬勤,变冬冷为冬暖,通过务实招商,储备一批重点项目,续写绥化新型工业化的新篇章。

 
 
            






